青稞麦 [ qīng kē mài ]
(1).大麦的一种。子实粒大,皮薄,麦麸少。主要产于 西藏 、 青海 等地,为当地居民主要食粮,可做糌粑,又可酿酒。…
糌粑 [ zān ba ]
把青稞麦炒熟磨成的面,吃时加上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合,再捏成团儿。是藏族人的主食。
碾转 [ niǎn zhuǎn ]
碾转是临夏农家人“尝新”的青物之一,将青稞在夏至前后吸浆将满,但又未完全黄熟时,也就是在青稞麻黄时,将其穗头齐腰摘下…
黄稞 [ huáng kē ]
麦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大麦》﹝集解﹞引 陈承 曰:“穬麦,今人以似小麦而大粒,色青黄,作麪脆硬,…
饘粑 [ zhān bā ]
糌粑。饘,通“ 糌 ”。青稞麦等炒熟后磨成的面,是 藏 族的主食。 清 李心衡 《金川琐记·饘粑》:“番地无米穀,夷…
牟麦 [ mù mài ]
大麦,稞麦。牟,通“麰”。
裸大麦 [ luǒ dà mài ]
青稞。
雁膳 [ yàn shàn ]
亦作“鴈膳”。菰米的别称。《管子·地员》:“其种鴈膳黑实,朱跗黄实。” 郭沫若 等集校:“ 杨慎 云:菰,《管子》谓…
青稞 [ qīng kē ]
(一)、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于西藏、青海等地,可做糌粑,也可酿酒。(二)、这种植物的子实。‖也叫稞麦、裸麦…
穬麦 [ kuàng mài ]
大麦的一种。芒长,实熟时种子与稃壳分离,易脱落。种子供食用,亦作饲料。也称裸大麦、青稞。
元麦 [ yuán mài ]
即青稞。大麦的一种。主要产在 西藏 、 青海 等地,可做糌粑,又可酿酒。亦指这种植物的子实。
裸麦 [ luǒ mài ]
青稞。
青稞面 [ qīng kē miàn ]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又称裸大麦、元麦,地球上只有青藏高原适合于青稞生长。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高寒、无污…
青稞酒 [ qīng kē jiǔ ]
用青稞酿造的酒。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六幕第一场:“篝火上正热腾腾地煮着牛肉和青稞酒。”
稞麦 [ kē mài ]
青稞。
回青 [ huí qīng ]
返青:麦苗回青。
青稞糌粑 [ qīng kē zān ba ]
是高原民族的主食,是藏民族食品四宝,位居糌粑、酥油、茶叶、牛羊肉之首,由一种炒熟的青稞粒磨制而成。
麦口期 [ mài kǒu qī ]
麦子将熟未熟、青黄不接的时候。
卡白 [ kǎ bái ]
(一)、煞白。刘坚《“强盗”的女儿》:“他脸上好象落了一层霜,丝青卡白,人也象老了十年。”(二)、藏族量具名,同升相…
青鬣 [ qīng liè ]
指新抽的麦穗。因其色青绿而有芒,故称。
青茁 [ qīng zhuó ]
谓生长得青葱茁壮。 元 郑元佑 《渡江》诗:“桃叶翠顰 扬子 渡,麦苗青茁 蒜山 磯。”
捻转 [ niǎn zhuǎn ]
河南省名小吃-捻转,又叫碾转或撵转,因为它是用磨盘碾磨转出来的食物。古诗有“麦青作撵转,麦仁作肉粥。”一种河南特色食…
青裸 [ qīng luǒ ]
青裸是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分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各省。
青浅 [ qīng qiǎn ]
淡青色。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三折:“曲弯弯柳眉青浅,香馥馥桃脸红娇。” 明 袁宏道 《望乡》诗:“白长香米熟,…
勃姑 [ bó gū ]
即勃鸪。鸟名。 宋 陆游 《春社》诗:“桑眼初开麦正青,勃姑声里雨冥冥。”
【词语拼音】qīng kē mài
【词语解释】(1).大麦的一种。子实粒大,皮薄,麦麸少。主要产于 西藏 、 青海 等地,为当地居民主要食粮,可做糌粑,又可酿酒。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小麦》:“青稞麦与大麦同时熟。堪作饭及饼飥,甚美。磨,总尽无麩。”(2).指此种植物的子实。 谢方祠 《九个炊事员》:“在这里每人又准备了十天干粮,我们炊事班还多准备了一些青稞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