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谥 [ chǒu shì ]
具有贬义的谥号,恶谥。《新唐书·宋庆礼传》:“礼部员外郎 张九龄 申驳曰:‘庆礼 国劳臣,在边垂三十年……其功可推,…
一九 [ yī jiǔ ]
(一)、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参同契》卷下:“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
十德 [ shí dé ]
古称玉有十种特质,因用以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
贝辂 [ bèi lù ]
古代诸公九辂之一。其车以贝为饰。《隋书·礼仪志五》:“诸公之輅九:方輅、碧輅、金輅,皆鍚面,鞶缨九就,金鉤。象輅、犀…
玄路 [ xuán lù ]
(1).亦作“ 玄輅 ”。黑色的车。《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路,驾铁驪。”《吕氏春秋·孟冬…
九两 [ jiǔ liǎng ]
指《周礼》中诸侯联缀万民,不使其离散的九项政治措施。
余才 [ yú cái ]
明、内江人。正德进士,官礼部郎中。见《明史·卷一百九十一》。
梦九 [ mèng jiǔ ]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 谓 武王 曰:‘汝何梦矣?’武王 对曰:‘梦帝与我九龄。’”后因以“梦九”为祝人长寿之词…
九文 [ jiǔ wén ]
古代天子礼服上的九种图案。《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九文谓山、龙、华、虫、…
鬨传 [ hòng chuán ]
纷纷传说。宋 沉俶《谐史》:“‘我来也’之名,鬨传京邑。”清 褚人穫《坚瓠秘集·县令主婚》:“归而酒筵成礼,叩拜公姑…
充仪 [ chōng yí ]
女官名,隋置,九嫔之一。《隋书·礼仪志》:「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品正第二…
邦赋 [ bāng fù ]
《周礼·天官·职内》:“掌邦之赋入。”贾公彦 疏:“掌邦之赋入者,谓九职、九贡、九赋之税入皆掌之,独云赋入者,赋是揔…
钟人 [ zhōng rén ]
周 代掌钟鼓奏乐之人。《仪礼·燕礼》:“宾所执脯以赐钟人於门内霤,遂出。” 郑玄 注:“钟人,掌以钟鼓奏九夏。”
九奏 [ jiǔ zòu ]
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书·益稷》“《簫韶》九成,凤凰来仪” 孔 传:“备乐九奏而致凤凰” 孔颖达 疏:“成,谓乐曲成…
伦肤 [ lún fū ]
选择精美的肉类。伦,通“ 抡 ”。《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伦肤九,实於一鼎。” 郑玄 注:“伦,择也。肤,胁革肉…
不噎之鸟 [ bù yē zhī niǎo ]
指鸠。《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
仪礼 [ yí lǐ ]
礼仪,礼节。《史记·孝武本纪》:“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禪。封禪用希旷絶,莫知其仪礼。”《南史·儒林传·沉文阿》…
九命 [ jiǔ mìng ]
(一)、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
祓社 [ fú shè ]
祷告于社。《左传·定公四年》:“君以军行,祓社衅鼓。”《清史稿·礼志九》:“二曰祓社,凡出师前期,告奉先殿,礼堂子,…
频句 [ pín jù ]
犹缀列。《宋书·礼志五》:“ 潘岳 《籍田赋》先敍五路九旗,次言琼鈒云罕。若罕为旗,则 岳 不应频句於九旗之下。”
祭飨 [ jì xiǎng ]
同“ 祭享 ”。《晋书·慕容儁载记》:“祭饗朝庆,宜正服衮衣九文,冠冕九旒。”《清史稿·礼志二》:“旧制,祭饗用生牢…
余嵘 [ yú róng ]
宋人,端礼之幼子,字景瞻。官宝谟阁学士。见《宋史·卷三百九十八》。
九阶 [ jiǔ jiē ]
古代天子明堂有九个台阶。见《周礼·考工记·匠人》。后以指朝廷。
乘禽 [ chéng qín ]
成双而群居的鸟。《周礼·秋官·掌客》:“上公……乘禽日九十双。” 郑玄 注:“乘禽,乘行羣处之禽,谓雉鴈之属,於礼以…
簭人 [ shì rén ]
古官名。掌卜筮的人。《周礼·春官·簭人》:“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