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拜 [ jiǔ bài ]
(一)、古代祭祀时的九种礼拜形式。(二)、九次礼拜。
击叩 [ jī kòu ]
(一)、《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孔颖达疏:“从…
顿首再拜 [ dùn shǒu zài bài ]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行双礼 [ xíng shuāng lǐ ]
旧俗新人于结婚之次日拜见双亲,谓之“行双礼”。 载涛 恽宝惠 《清末贵族之生活》:“次早新妇下地……夫妇同到上房叩见…
顶礼膜拜 [ dǐng lǐ mó bài ]
(一)、佛教徒的最高敬礼。合掌举过头,然后跪下用头来叩人的脚。(二)、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现多含贬义)。
扣钟 [ kòu zhōng ]
(一)、见“扣鐘”。(二)、亦作“扣钟”。敲钟。(三)、喻善于求教。语本《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
款关 [ kuǎn guān ]
(1).叩关。《史记·商君列传》:“ 由余 闻之,款关请见。”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款,叩也。”(2).犹款塞…
山呼 [ shān hū ]
也说嵩呼。古代臣子祝颂皇帝的礼仪,三叩头,三呼万岁。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五色云起,拂马以随人;万岁山呼,从天而…
九虞 [ jiǔ yú ]
九次虞祭。古丧礼,天子九虞。 宋 王安石 《英宗山陵礼毕慰皇帝表》:“须百祀之材,已襄葬故;设九虞之主,方考祔仪。”…
烧香磕头 [ shāo xiāng kē tóu ]
燃香礼神拜佛,行跪拜礼。如:「家长们纷纷到文昌庙烧香磕头,祈求孩子能金榜题名。」比喻为求人办事而送礼请客拉关系、苦苦…
九傧 [ jiǔ bīn ]
同“九宾”。《隋书·礼仪志三》:“既至,大司空设九儐以致馆。”
吉拜 [ jí bài ]
古礼九拜之一。先拜手而后稽颡。《礼记·杂记下》:“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参见“九拜”。
九牢 [ jiǔ láo ]
古时,牛、羊、豕三牲为一牢;九牢,牛、羊、豕各九,为大礼所用。
礼斗 [ lǐ dòu ]
道教谓礼拜北斗星君。亦称“ 拜斗 ”。 清 袁枚 《新齐谐·蒋太史》:“ 王 曰:‘勿怖,惟礼斗诵《大悲咒》可以禳之…
拜官年 [ bài guān nián ]
清 制,除夕清晨宫廷、官府行拜年之礼。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除夕》:“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陞…
都道 [ dōu dào ]
都城的街道。《东观汉记·鲍永传》:“案 良 诸侯藩臣,蒙恩入侍,宜知尊帝,城门候吏六百石,而肆意加怒,令叩头都道,奔…
空首 [ kōng shǒu ]
古代行礼的一种形式。九拜之一。
九相 [ jiǔ xiāng ]
唐 时 回纥 婚礼中的九姓傧相。
饮福礼 [ yǐn fú lǐ ]
指祭毕宴饮之礼。《明史·礼志一》:“嘉靖 九年定大祀遣官,不行饮福礼。”参见“饮福”、“饮福宴”。
九宾 [ jiǔ bīn ]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覈叙 [ hé xù ]
核实叙录。《清史稿·礼志九》:“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
九饭 [ jiǔ fàn ]
(一)、谓“尸”受饭九次。古代祭礼,由活人扮“尸”代表被祭者受饭,受饭次数因尊卑而不同。士之礼为九饭。(二)、汉刘向…
啓颡 [ qǐ sǎng ]
即稽颡。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子张 有父之丧,公明仪 相焉;问启顙於 孔子。”…
九阍 [ jiǔ hūn ]
(1).九天之门。亦指九天。 唐 刘禹锡 《楚望赋》:“高莫高兮九閽,远莫远兮故园。”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卷三:…
核叙 [ hé xù ]
核实叙录。《清史稿·礼志九》:“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