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适 [ dūn shì ]
罪恶与过失。适,通“讁”。
有过不罪 [ yǒu guò bù zuì ]
有了过错而不治罪。
逋慢之罪 [ bū màn zhī zuì ]
不遵守法令的罪过。
不知者不罪 [ bù zhī zhě bù zuì ]
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追诉时效 [ zhuī sù shí xiào ]
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除有特殊情况外,超过法定追诉期限的,不得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已经追诉的,…
累及无辜 [ lěi jí wú gū ]
累:带累,使受害。辜:罪。使受牵连;连累到没有罪过的人。
原罪 [ yuán zuì ]
(一)、宽宥罪过。(二)、基督教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违背上帝命令,偷吃禁果而犯下的罪行。传给后世子孙,绵延不断,故…
立功赎罪 [ lì gōng shú zuì ]
以行动和建树功绩来抵偿罪过 可赦其小过,以待立功赎罪罢!——清· 钱彩《说岳全…
劳动改造 [ láo dòng gǎi zào ]
简称劳改。中国改造罪犯的一项重要政策。即强制罪犯从事劳动生产,在劳动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促使他们改恶从善,…
瑕咎 [ xiá jiù ]
过失,罪过。 前蜀 杜光庭 《胡璠尚书地网醮词》:“注延生之籙,锡以福祥;焚积罪之书,赦其瑕咎。”
赦过宥罪 [ shè guò yòu zuì ]
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
罪莫大焉 [ zuì mò dà yān ]
指罪恶之重无过于此。
全招 [ quán zhāo ]
罪犯将其犯罪事实全部招认供出也。
再犯 [ zài fàn ]
(一)、再次犯罪或犯错误、过失等:如若再犯,定当严惩。(二)、犯罪经判刑后又犯罪的人。
无尤 [ wú yóu ]
(一)、没有过失。(二)、不加谴罪。(三)、没有过失。
冤枉 [ yuān wang ]
(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应有的罪名:冤枉官司。把这过错加在我头上,真是冤枉。(二)、使无罪者有罪;没有事实…
刑求 [ xíng qiú ]
在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嫌疑犯或被告遭到司法警察、情治单位人员以各种粗暴的手段逼问口供。如:「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戴罪 [ dài zuì ]
明 代被判了罪的官员仍留职任用,称为“戴罪”。《明史·刘显传》:“ 显 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 明 王琼…
盥溉 [ guàn gài ]
洗涤。指除去(罪过、积习等)。
判决 [ pàn jué ]
(一)、人民法院对经过法庭审理的案件,根据已经查明和认定的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作出权威判定。民事…
举劾 [ jǔ hé ]
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罪无可恕 [ zuì wú kě shù ]
罪:过失。无:无法。可:可以。恕:原谅,宽容。罪无可恕:所犯下的罪责用任何理由都无法原谅。
罪不可赦 [ zuì bù kě shè ]
罪过大到不能宽恕赦免。
自赎 [ zì shú ]
自己弥补罪过:立功自赎。
该当何罪 [ gāi dāng hé zuì ]
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