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愆 [ yòu qiān ]
宽恕罪过。明 李贽《代深有告文》:“龙潭湖 芝佛院 奉佛弟子 深有,谨以是年日月,礼拜 梁皇 经懺以祈赦过宥愆事。”
自取其咎 [ zì qǔ qí jiù ]
咎:罪过,祸害。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辠过 [ zuì guò ]
谓有罪行,过失。
咎衅 [ jiù xìn ]
亦作“咎舋”。罪过。
孽愆 [ niè qiān ]
亦作“孼愆”。罪过。
咎罚 [ jiù fá ]
对罪过的惩罚。
雷解 [ léi jiě ]
(一)、语本《易·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后用“雷解”指赦过宥罪。(二)、消解。
折罪 [ zhé zuì ]
抵偿、弥补罪过。
祸适 [ huò shì ]
责其罪过;谴责。
逃恶 [ táo è ]
犹言掩盖罪过。
招认 [ zhāo rèn ]
(犯罪嫌疑人)承认犯罪事实。
宿愆 [ sù qiān ]
(一)、旧时的过失。(二)、前世的罪过。
贯恶 [ guàn è ]
(一)、一贯的罪恶。明 无名氏《民抄董宦事实》:“府示:本府备知 陈明 贯恶,已拏正罪。”(二)、指恶贯满盈者。清 …
以功赎罪 [ yǐ gōng shú zuì ]
用功劳抵消罪过。
五罪 [ wǔ zuì ]
五种过失或罪恶。
戮人 [ lù rén ]
受过刑罚的罪人。
罪法 [ zuì fǎ ]
罪罚。《后汉书·百官志一》:“决曹主罪法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司理》:“ 汉 公府有决曹掾,主罪法…
轻过 [ qīng guò ]
(一)、轻恕其罪过。(二)、容易发生过失。
避咎 [ bì jiù ]
(一)、避免罪过或过失。(二)、避免祸害。
请室 [ qǐng shì ]
清洗罪过之室。请,通“清”。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
阿昧 [ ā mèi ]
谓偏袒隐蔽罪过。
谢躄 [ xiè bì ]
向瘸腿的人谢罪。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居歳餘,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杀人罪 [ shā rén zuì ]
法律上指侵害他人生命法益的罪。可分为普通杀人罪、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加工自杀罪、过失致死罪等。
问罪 [ wèn zuì ]
指出对方的罪过,加以谴责、声讨或攻击:兴师问罪。
团伙 [ tuán huǒ ]
刑事犯罪小集团镇压犯罪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