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 [ zhì shì ]
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亦作“…
诚忠 [ chéng zhōng ]
衷心敬爱。《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忠必有可亲之色。” 王聘珍 解诂:“忠,爱也。”
离显 [ lí xiǎn ]
犹言如日光之显扬。《大戴礼记·公符》:“陛下离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嘉禄。”
仪部 [ yí bù ]
(一)、明 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明史·职官志一》:“初,洪武 元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
人子之礼 [ rén zǐ zhī lǐ ]
为人子之礼节也。《史记·晋世家》:「重耳谢曰:『负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修人子之礼待丧,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
心广体胖 [ xīn guǎng tǐ pán ]
谓人的心胸宽广,体貌自然舒泰安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拊搏 [ fǔ bó ]
(1).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礼记·明堂位》:“拊搏、玉磬、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 郑玄 注…
时田 [ shí tián ]
指四时田猎。《大戴礼记·夏小正》:“十有一月,王狩。狩者,言王之时田。冬猎为狩。”
天子驾六 [ tiān zǐ jià liù ]
逸礼《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说明乘车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五学 [ wǔ xué ]
(1). 西周 大学,设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和太学,总称五学。见《大戴礼记·保傅》、《汉书·贾谊传》。《周礼·春官…
匠丽 [ jiàng lì ]
亦作“匠驪”。亦作“匠黎”。复姓。春秋 时有 匠丽氏,见《左传·成公十七年》。《史记·晋世家》作“匠驪”;《大戴礼记…
太牢公 [ tài láo gōng ]
唐 李德裕 对 牛僧孺 的辱称。因《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有“牛曰太牢”之语,故称。
介胄在身不能全礼 [ jiè zhòu zài shēn bú néng quán lǐ ]
与介者不拜同。清、翟灏《通俗编·武功·介胄在身不能全礼》:「〈曲礼〉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孔丛·问军礼》介胄在身…
君大夫 [ jūn dài fū ]
(1).有封地的大夫。《礼记·曲礼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 孔颖达 疏:“大夫有地者则亦称曰君,故云…
不諐 [ bù qiān ]
同“不愆”。《礼记·缁衣》:“诗曰:‘淑慎尔止,不諐于仪。’”郑玄 注:“諐,过也。言善慎女之容止,不可过於礼之威仪…
白牡 [ bái mǔ ]
古代王侯祭祀用的白色公牛。《诗·鲁颂·閟宫》:“白牡騂刚,牺尊将将。”毛 传:“白牡,周公 牲也。”《礼记·郊特牲》…
致知 [ zhì zhī ]
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
极天蟠地 [ jí tiān pán dì ]
极天蟠地(極天蟠地) 谓充塞天地之间。语本《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唐 杨…
创巨痛深 [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
也说创深痛巨。创伤很大,痛苦很深。《礼记·三年问》:“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
大圭 [ dà guī ]
佩玉,作丁字形,用途如笏,插在腰带间以记事备忘。《周礼·春官·典瑞》:“玉晋大圭,执镇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
得全 [ de quán ]
(一)、获得保全。《庄子·达生》:“彼得全於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於天乎?”《汉书·刑法志》:“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
大聘 [ dà pìn ]
(1).诸侯每隔三年使卿向天子行聘问之礼,谓之“大聘”。《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
头面礼足 [ tóu miàn lǐ zú ]
以头亲尊者之足。为佛教的最敬礼。晋法显《佛国记》:“瞿摩帝中是大乘学,王所敬重,最先行像……像去门百步,王脱天冠,易…
莫报万一 [ mò bào wàn yī ]
尽全力也不能报答万分之一。比喻恩情广大。《三国演义.第八回》:「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
大都路 [ dà dū lù ]
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马可·波罗游记》述云:“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