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 [ zhōng sè ]
中央之色,即黄色。《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晋书·乐志上》:“黄者,阴阳之中色者。”《宋史·隐逸传下…
耳耳 [ ěr ěr ]
(一)、众盛貌。(二)、《三国志·魏志·崔琰传》:“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有白琰此书…
青龙舰 [ qīng lóng jiàn ]
古代战舰名。相传为 三国 吴 孙权 在 青浦 所造。《南史·王僧辩传》:“又造二舰,一曰青龙舰,一曰白虎舰,皆衣以牛…
尚犹 [ shàng yóu ]
亦作“尚猷”。犹,还。尚、犹同义并列。《书·秦誓》:“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髮,则罔所愆。”《汉书·李寻传》“悔过自责…
怒言 [ nù yán ]
谴责之言。《后汉书·盖勋传》:“ 卓 曰:‘戏之耳。’ 勋 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
非议 [ fēi yì ]
批评,责难非议诏书。——《汉书·黄霸传》非议政事
黄冒 [ huáng mào ]
黄色的冠帽。《汉书·雋不疑传》:“衣黄襜褕,著黄冒。” 王先谦 补注引 钱大昕 曰:“冒,即今帽字。”《新唐书·仪卫…
三略 [ sān lüè ]
古兵书名。相传为 汉 初 黄石公 作,全书分上略、中略、下略。
市权 [ shì quán ]
谓弄权,揽权。《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
腾达飞黄 [ téng dá fēi huáng ]
腾达飞黄(騰達飛黄) 同“飞黄腾达”。 清 黄钧宰 《金壶泪墨·鸳鸯印传奇始末》:“女初闻生至,私念九年之别,如彼其…
絶亢 [ jué kàng ]
(一)、犹刎颈。词语出处犹刎颈。《汉书·张耳陈馀传》:“﹝ 贯高 ﹞乃仰絶亢而死。”颜师古 注:“亢者,总谓颈耳。”…
闭目塞耳 [ bì mù sè ěr ]
闭目塞耳(閉目塞耳) 同“ 闭明塞聪 ”。《隋书·东夷传·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雉雊 [ zhì gòu ]
(一)、雉鸣叫。(二)、语本《书·高宗肜日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孔传:“耳不聪之异。”孔颖达疏:“…
四腮鲈 [ sì sāi lú ]
鲈鱼的一种, 松江 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今日高会,珍羞…
封胡 [ fēng hú ]
传说中的 黄帝 的臣子。见《汉书·古今人表》。
遗籯 [ yí yíng ]
谓留给子孙满籯的黄金。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近署 [ jìn shǔ ]
与帝王接触密切的官署。 汉 孔融 《荐祢衡表》:“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后汉书·窦武传》:“ 武 乃白…
口耳相承 [ kǒu ěr xiāng chéng ]
口耳相承 谓接受传闻。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一:“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愈久愈讹,遂以…
谨善 [ jǐn shàn ]
谨慎善良。《后汉书·刘嘉传》:“ 孝孙 素谨善,少且亲爱,当是 长安 轻薄儿误之耳。”
大容 [ dà róng ]
传说中的人名,为 黄帝 乐师。《后汉书·张衡传》:“ 素 抚弦而餘音兮, 大容 吟曰‘念哉’。” 李贤 注:“ 大容…
聋丞 [ lóng chéng ]
《汉书·循吏传·黄霸》:“许丞 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
叨忝 [ dāo tiǎn ]
忝列;叨光。《北齐书·陈元康传》:“ 元康 叨忝或得黄门郎,但时事未可耳。”《北史·辛琛传》:“若万一叨忝,得一方正…
胶溺 [ jiāo nì ]
搁浅沉溺。《南齐书·顾宪之传》:“当以风涛迅险,人力不捷,屡致胶溺,济急利物耳。”
麾召 [ huī zhào ]
命令,召集。《汉书·韩信传》:“ 张耳 、 韩信 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
鸡絮 [ jī xù ]
鸡和用酒浸的绵絮。相传 汉 徐穉 以此祭奠 黄琼。见《后汉书·徐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