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都 [ mò dōu ]
酱的一种。一说即榆子酱。
相杵 [ xiāng chǔ ]
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语本《礼记·檀弓上》:“邻有丧,舂不相。”《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 死,秦国 男女流涕,童…
荚钱 [ jiá qián ]
榆荚钱的简称,又名五分钱。
榆荚雨 [ yú jiá yǔ ]
指春雨。《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氾胜之书》:“三月榆荚雨时,高地强土,可种禾。” 宋 余靖 《暮春》诗:“农家榆荚雨…
公孙杵臼 [ gōng sūn chǔ jiù ]
人名。春秋时晋太原人,生卒年不详。为赵朔食客。朔既为屠岸贾所杀,朔妻遗腹生一儿,杵臼与朔友程婴谋存其孤,乃由杵臼负他…
榆景 [ yú jǐng ]
“桑榆晚景”之省。比喻晚年。唐 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诗:“兰交早已谢,榆景徒相迫。”元 柯…
断木掘地 [ duàn mù jué dì ]
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
榆沉 [ yú chén ]
同“榆沉”。北周 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玄甲黄肠,崎嶇亭障,及云奠彻,方劳榆沉。”
磨铁成针 [ mó tiě chéng zhēn ]
比喻只要有恒心,任何困难的事都可以成功。参见「铁杵磨成针」条。
榆枋 [ yú fāng ]
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
榆木疙瘩 [ yú mù gē da ]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碓嘴 [ duì zuǐ ]
(一)、舂米的杵。末梢略尖如鸟嘴,故名。(二)、指鸟雀。
舂米 [ chōng mǐ ]
把谷子放在舂米桶内用舂米杵砸出壳的过程。
榆木脑袋 [ yú mù nǎo dài ]
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前徒 [ qián tú ]
前行之步卒。《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杵臼之交 [ chǔ jiù zhī jiāo ]
《后汉书·吴祐传》:“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后因称交友…
桑榆补 [ sāng yú bǔ ]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 回谿 ,终能奋翼 黽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以“桑榆补”谓善于补救失误。 …
榆木圪垯 [ yú mù gē da ]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操筑 [ cāo zhù ]
拿着木杵打墙。筑,打墙用的木杵。指 傅说 为版筑之奴事。《楚辞·离骚》:“ 説 操筑於 傅巖 兮, 武丁 用而不疑。…
磨杵成针 [ mó chǔ chéng zhēn ]
磨掉铁杵,以成细针,劝人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勉词
杨家畔 [ yáng jiā pàn ]
杨家畔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大河塔镇,距榆林市区约七十公里左右。可引用诗句形容美境:“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凿台 [ záo tái ]
台名。台址在今 山西 太原 之南 榆次 西。
辍舂 [ chuò chōng ]
古代舂筑时,以歌相和,以杵声相送,用以自劝。里中有丧,则舂筑者不相杵。见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史记·商君列传…
榆钱糕 [ yú qián gāo ]
以榆荚和面加糖或盐等做成的蒸糕。
六驳 [ liù bó ]
(一)、兽名。亦省称“駮”。(二)、树木名。即梓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