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典 [ dào diǎn ]
佛道的经典。 宋 陆游 《南唐书·周惟简列传》:“ 后主 手疏言 惟简 託志妙门,存心道典。”
通宵彻夜 [ tōng xiāo chè yè ]
整夜。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守贞》:“他爱我……通宵彻夜之妙。你与姐姐説,不要轻慢人。”
寒磬 [ hán qìng ]
凄清的磬声。 唐 刘长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诗:“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唐 杨巨源 《…
金仙 [ jīn xiān ]
指佛。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王琦 注:“金仙,谓佛。” 明 叶宪祖 …
尼寺 [ ní sì ]
(一)、尼姑所住的寺院。宋 高承《事物纪原·真坛净社·尼寺》:“《僧史略》曰:‘东晋 何充 始捨宅安尼,此盖尼寺之起…
桑耶寺 [ sāng yē sì ]
桑耶寺sāng yē sì 桑耶寺(藏语:bsam yas gtsug lag khang)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
锦胸绣口 [ jǐn xiōng xiù kǒu ]
锦胸绣口(錦胸繡口) 犹言锦心绣口。 清 湘灵子 《<轩亭冤>序》:“锦胸绣口,居然妙绪环生。”
朔蓬 [ shuò péng ]
指蓬矢。《列子·汤问》:“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蝨之心而悬不絶。” 张湛 注:“以彊弓劲矢贯蝨之心,言其用手…
澄怀观道 [ chéng huái guān dào ]
本是禅的境界——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这一禅境亦十分精妙地呈示了在审美主客体的交融升华中达到的最高审美…
蕙心纨质 [ huì xīn wán zhì ]
蕙心纨质(蕙心紈質) 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纨,洁白的细绢。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 东都 妙姬,南国…
灵构 [ líng gòu ]
巧夺天工的建筑。 汉 陈琳 《武军赋》:“其攻也,则飞梯行云,临阁灵构,上通紫电,下过三壚。” 唐 王勃 《梓州郪县…
浄居 [ jìng jū ]
(一)、寺庙。《旧唐书·高祖纪》:“伽蓝之地,本曰浄居,栖心之所,理尚幽寂。”(二)、指清净地居住。宋 王安石《示宝…
冥境 [ míng jìng ]
(1).佛教语。谓心境合一。冥,冥合。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言即真。…
应心 [ yìng xīn ]
(一)、随心所欲。语出《庄子·天道》:“﹝轮扁﹞斲轮……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晋张华《励志》诗:“末伎之妙…
墨妙亭 [ mò miào tíng ]
(一)、亭名。在 浙江 吴兴 旧 湖州府 署内。宋 熙宁 五年,孙莘老 任 吴兴 太守时,筑亭收藏境内自 汉 以来古…
题破山寺后禅院 [ tí pò shān sì hòu chán yuàn ]
诗篇名。唐代常建作。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写作者清晨游寺的见闻和感悟,“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
信力 [ xìn lì ]
佛家语。谓信仰之力。 南朝 陈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慧心开发,信力明悟,各捨泉贝,共成福业。” 唐 李邕 《国…
刹柱 [ shā zhù ]
(一)、佛教语。指塔顶的相轮。《晋书·五行志下》:“义熙 九年正月,大风,白马寺 浮图刹柱折坏。”(二)、佛教语。指…
崇圣寺 [ chóng shèng sì ]
寺名。在 云南省 大理 西北 点苍山 东麓。寺东有 千寻塔,方形,中空,密檐式建筑,十六层,高6(九)、13米,建于…
谈玄説妙 [ tán xuán shuō miào ]
谈论玄妙的事理。《朱子语类》卷十六:“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又嫌眼前道理粗,於事物上都不理会。此乃谈玄説妙之病。”明…
圆通大士 [ yuán tōng dà shì ]
观音的别称。《楞严经》卷六:“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
寄筌 [ jì quán ]
用《庄子》“得鱼忘筌”事,指托意于言辞。 唐 宋之问 《游称心寺》诗:“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 庶可揖,天地…
灵音 [ líng yīn ]
(1).仙乐。《汉武帝内传》:“於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云笈七籤》卷十六:“灵音振空洞,九玄离幽裔。”(2).犹…
塔尔寺 [ tǎ ěr sì ]
中国寺院。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始建于1560年。是由多个寺院、宝塔等大小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各组成部分因山就势,错落有致…
穸窀 [ xī zhūn ]
犹窀穸。坟墓。 清 赵翼 《灵谷寺》诗:“贪念图穸窀,雄心侈土木。总在逆料内,增荣肉身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