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像 [ lì xiàng ]
站立的塑像。
觉剑 [ jué jiàn ]
佛教语。谓领悟力像剑一样锋利。
须弥座 [ xū mí zuò ]
(一)、指佛像的底座。(二)、指佛塔、佛殿等的一种底座。[须弥,古印度神话中的高山名,梵sumeru]
离立 [ lí lì ]
(一)、并立。(二)、像凤一样地站立。
神仙脸 [ shén xiān liǎn ]
由“整脸”“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构图取法佛像。
佛龛 [ fó kān ]
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制成。
住持三宝 [ zhù chí sān bǎo ]
佛─六种三宝之一,久住于世,保持佛法之三宝也。即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经典,法宝也;得戒之比丘,僧宝也。
降魔杵 [ xiáng mó chǔ ]
佛教法器。佛寺中金刚塑像手执之杵。亦泛指古代的一种棒状武器。
遶佛 [ rǎo fó ]
环绕着佛或佛像兜圈子。佛教以此表示对佛的敬信之情。《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言语未竟,女忽然现,稽首作礼,遶佛三…
本山 [ běn shān ]
(1).佛教语。对各宗派传法的中心寺院之称。也叫本寺,下属各寺称为末寺。 晋 慧远 《万佛影铭》:“共立此臺,拟像本…
木佛 [ mù fó ]
木雕的佛像。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丹霞 御寒,则烧木佛;德山 説法,则撤塑像。”金 元好问《癸巳五月三日北…
森立 [ sēn lì ]
像树一样直立。
封龛 [ fēng kān ]
封:封存。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
壁立 [ bì lì ]
(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壁立千仞。壁立的山峰。
金刚神 [ jīn gāng shén ]
佛寺门两胁所立之金刚夜叉。《正法华经·光世音普门品》:“或现沙门梵志之像,或金刚神隐士独处仙人僮儒像。”《资治通鉴·…
韦驮 [ wéi tuó ]
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译的讹略。佛教天神,传说为南方 增长天王 的八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唐 道宣…
目犍连 [ mù qián lián ]
人名。全名为摩诃目犍连。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古印度摩揭陀国土舍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以神通第一着…
花蚨 [ huā fú ]
(一)、形状似花的座子。(二)、佛像的莲花座。
见佛不拜 [ jiàn fó bù bài ]
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
尊像 [ zūn xiàng ]
(一)、崇高的形象。(二)、指神、佛等的雕塑像。
影堂 [ yǐng táng ]
旧时供奉神佛或陈设祖先图像的厅堂。
浴佛 [ yù fó ]
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这一天佛教徒用各种名香浸水洗佛像
天王殿 [ tiān wáng diàn ]
佛教寺院建筑物之一。内供奉弥勒菩萨,左右为四大天王像,弥勒像的背后是手执宝杵的韦驮像。
头炉香 [ tóu lú xiāng ]
凌晨在神佛像前为表虔诚烧的第一支香。
宝莲 [ bǎo lián ]
(一)、佛家的莲华。喻妙法等。(二)、雕饰有莲花图案的宫车。(三)、佛像下的莲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