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处裈中 [ shī chǔ kūn zhōng ]
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裈虱 [ kūn shī ]
三国 魏 阮籍 生活於 魏 晋 易代之际,不满现实,常著诗文以讥刺和抨击虚伪的礼教制度。其所作《大人先生传》云:“世…
虱处裈 [ shī chǔ kūn ]
同“蝨处裈”。语出《晋书·阮籍传》:“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羣蝨之处褌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
花下晒裈 [ huā xià shài kūn ]
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
蝨虮 [ shī jǐ ]
亦作“虱蟣”。虱子和虱卵。泛指微小的生物。
蝨虫 [ shī chóng ]
亦作“虱虫”。即虱子。
蝨病 [ shī bìng ]
指头虱、体虱、阴虱等寄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皮肤病。患处很痒,体虱并可为传染斑疹伤寒、回归热等疾病的媒介。
虱虮 [ shī jǐ ]
同“蝨虮”。虱子和虱卵。泛指微小的生物。
虱病 [ shī bìng ]
同“蝨病”。指头虱、体虱、阴虱等寄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皮肤病。患处很痒,体虱并可为传染斑疹伤寒、回归热等疾病的…
口中蚤虱 [ kǒu zhōng zǎo shī ]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蚁蝨 [ yǐ shī ]
亦作“蚁虱”。亦作“螘蝨”。蚂蚁和虱子。
蝨建草 [ shī jiàn cǎo ]
亦作“虱建草”。能除虮虱的一种草。
竹佛子 [ zhú fó zǐ ]
虫名。竹虱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竹虱》。
羽虱 [ yǔ shī ]
加害家禽的一种虱子(Menopon属)通常为害家禽的一种咬虱(Menopon gallinae)
口中蚤蝨 [ kǒu zhōng zǎo shī ]
见“口中虱”。
虮虱相吊 [ jǐ shī xiāng diào ]
虮:虱的幼卵;吊:慰问。虮和虱相互怜悯。比喻自怜即将灭亡。
蝨瘤 [ shī liú ]
亦作“虱瘤”。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
龙蝨 [ lóng shī ]
见“ 龙虱 ”。
蚤蝨 [ zǎo shī ]
见“ 蚤虱 ”。
虮衣 [ jǐ yī ]
生满虱的衣服。
虱心 [ shī xīn ]
亦作“蝨心”。虱子的心脏。语出《列子·汤问》:“昌 以氂悬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蜢虱 [ měng shī ]
蝗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三字经》:“上帝怒,降蜢虱。”一本作“猛虱”。
沙蝨 [ shā shī ]
见“ 沙虱 ”。
针虱 [ zhēn shī ]
针与虱。喻细微之物。 北齐 刘昼 《新论·观量》:“天地至大而不见者,眸掩於针虱故也。”
琵琶虫 [ pí pá chóng ]
虱的别名。
【词语拼音】kūn shī
【词语解释】三国 魏 阮籍 生活於 魏 晋 易代之际,不满现实,常著诗文以讥刺和抨击虚伪的礼教制度。其所作《大人先生传》云:“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蝨之处褌中乎!”见《晋书·阮籍传》。后遂以“褌虱”比喻虚伪、迂腐、守礼求荣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