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益汤 [ shén yì tāng ]
组成桔梗5分,天竺黄5分,木通5分,橘红5分,前胡5分,羌活5分,石菖蒲2分,枣仁8分,杏仁(制)7分。
缨络枣 [ yīng luò zǎo ]
枣名。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七月·时品》:“都门枣品极多,大而长圆者为缨络枣。”
霸王枣 [ bà wáng zǎo ]
霸王枣 bà wáng zǎo 霸王枣,即泗洪大枣,又名上塘大枣、泗洪贡枣,明清作为贡品…
浑抡吞枣 [ hún lūn tūn zǎo ]
hún lún tūn zǎo 浑抡吞枣(渾掄吞棗) 见“ 浑沦吞枣 ”。
乌枣 [ wū zǎo ]
(一)、烟熏的枣。(二)、成黑色的加工过的枣。
剥枣 [ bāo zǎo ]
击落枣实也。枣于八月结实,故转而为阴历八月之别称。《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传:「剥,击也。」释…
枣木水库 [ zǎo mù shuǐ kù ]
沙枣木虱 [ shā zǎo mù shī ]
嗜枣 [ shì zǎo ]
《孟子·尽心下》:“ 曾晳 嗜羊枣,而 曾子 不忍食羊枣。” 北齐 刘昼 《新论·言菀》:“ 文王 嗜胆, 曾晳 嗜…
枣脯 [ zǎo fǔ ]
枣子制成的果干。《史记·滑稽列传》:“楚庄王 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啗以枣脯。”北魏 贾…
良枣 [ liáng zǎo ]
大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大枣》。
百益红 [ bǎi yì hóng ]
枣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百益红》:“百益一损者枣,一益百损者梨。医氏目枣为百益红,梨为百损黄。”
枣仁 [ zǎo rén ]
(一)、枣核内的仁,可入药。(二)、中药名。酸枣仁的别名。
枣泥 [ zǎo ní ]
将枣子煮熟后去皮去核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做馅儿用。如枣泥月饼、枣泥包子等。英文翻译1.jujube paste
直耸 [ zhí sǒng ]
耸立。晋 嵇含《南方草木状》:“海枣树,身无閒枝,直耸三四十丈。”宋 曾巩《送郑秀才》诗:“齿清髮紺心独老,秋崖直耸…
软湿 [ ruǎn shī ]
柔软,湿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木耳菹:取枣、桑、榆、柳树边生,犹软湿者,煮五沸。” 唐 …
枣花 [ zǎo huā ]
(一)、枣树花。南朝 梁简文帝《金乐歌》:“铁鑊种梁子,铜枢生枣花。”唐 李颀《送陈章甫》诗:“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
丁香柿 [ dīng xiāng shì ]
君迁子的别名。亦称软枣。柿,亦作“ 柹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芝栭解》:“无花而实者名栭。 贺 氏云:‘栭,…
枣瓜 [ zǎo guā ]
传说中的仙枣。又称安期枣。典出《史记·封禅书》:“少君 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 安期生,安期生 食巨枣,大如瓜…
阳土 [ yáng tǔ ]
向阳的土壤。 宋 王逵 《蠡海集·鬼神》:“ 老氏 之言交梨火枣者……枣味甘而色赤为阳,有阳土生物之义,故曰火枣。”
泗洪大枣 [ sì hóng dà zǎo ]
泗洪大枣sì hóng dà zǎo 泗洪大枣又名上塘大枣、泗洪贡枣,明清…
酒枣 [ jiǔ zǎo ]
醉枣。
脆枣 [ cuì zǎo ]
焦枣。
软枣 [ ruǎn zǎo ]
黑枣。
棘实 [ jí shí ]
酸枣。
【词语拼音】zǎo mù
【词语解释】(一)、枣树。《新唐书·五行志二》:“八年六月庚寅,京师大风雨,毁屋飘瓦,人多压死者。丙申,富平 大风,拔枣木千餘株。”
(二)、指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唐 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嶧山 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卑唐》:“欧、虞、颜、柳 诸家碑,磨翻已坏,名虽尊 唐,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