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削面 [ dāo xiāo miàn ]
一种面食,先用面粉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再用刀削成窄而长的面片儿,煮着吃。也叫削面。
削剥 [ xuē bāo ]
(1).刮削。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韵》:“徵求皮肉尽,枯骨待削剥。”(2).谓侵蚀。 清 魏源 《筹河篇上…
效玺 [ xiào xǐ ]
献上国君的玉玺。表示臣服。《韩非子·五蠹》:“献国则地削,效璽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史记·秦始皇本纪…
缓进给磨削 [ huǎn jìn jǐ mó xiāo ]
拼音:huǎn jìn gěi mó xuē 解释:用减小进给量、加大磨削深度的办法提高…
杮札 [ bèi zhá ]
亦作“柹札”。削下的木片。
荃桡 [ quán ráo ]
荃鉴,荃宰。古同“挠”,削弱。
克削 [ kè xuē ]
(一)、刻削,裁剪。(二)、克扣。
苛峭 [ kē qiào ]
亦作“苛削”。谓刻薄严峻。
毛口 [ máo kǒu ]
金属切削(如钻,车削或冲切等)或成形时产生的粗糙薄边或面,如铸模合缝,铸件在模型接口处的披缝。
钻床 [ zuàn chuáng ]
金属切削机床,用来加工工件上的圆孔。加工时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钻头一面旋转,一面推进切削。
峻削 [ jùn xiāo ]
(1).陡峭。 唐 李邕 《石赋》:“峻削标表,汗漫仪状。”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两崖峻削,捫壁往,忽洞开如…
毁削 [ huǐ xiāo ]
废弃;削除。《后汉书·廉范传》:“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
消削 [ xiāo xuē ]
(一)、犹剥削。(二)、谓消瘦。
铣削 [ xǐ xiāo ]
用铣床进行金属切削。
别削 [ bié xuē ]
谓另行修书。削,指简札。
孤拐脸 [ gū guǎi liǎn ]
上部凸出下部尖削的脸。
车削 [ chē xiāo ]
用车床进行金属切削。
膑足 [ bìn zú ]
断足、削除膝盖骨。参见「膑脚」条。
削弱 [ xuē ruò ]
(一)、(力量、势力)变弱:几名主力队员离队后,球队实力有所削弱。(二)、使变弱:削弱敌人的力量。
削秩 [ xuē zhì ]
犹削职。宋 叶适《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提举 兴国宫,居三年,察官交疏,削秩罢,时 庆元 二年也。”
分削 [ fēn xuē ]
谓分封土地或削减封地。《史记·太史公自序》:“汉 兴已来,至于 太初 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
削国 [ xuē guó ]
(一)、谓削弱国家。(二)、弱国。
载削 [ zǎi xuē ]
记载和删削。引申为编纂。
庶人 [ shù rén ]
百姓:削去爵位,废为庶人。
砻斫 [ lóng zhuó ]
(一)、亦作"砻斫"。亦作"砻斫"。(二)、磨和砍削。亦指磨和砍削的技能。比喻处世为人之道。(三)、琢磨;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