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福 [ shén fú ]
(一)、谓神灵所祐之福。(二)、即纸马。旧时祭神所用印有神像的纸。
须臾 [ xū yú ]
极短的时间;片刻:须臾不可离。须臾之间,雨过天晴。
神丹 [ shén dān ]
(一)、道教所炼的灵药。谓服之能成仙。(二)、古时印度对我国之别称。参见“震旦”。
时牌 [ shí pái ]
揭报时辰的牙牌。以象牙为质,刻字填金。其牌有七,自卯至酉七时用之。
半刻 [ bàn kè ]
(1).一刻之半。古代以铜漏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半刻约当今七分十二秒。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历新法表》:“按《…
刻顷 [ kè qǐng ]
犹顷刻。谓时间短暂。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令制旗,军中无尺布。伐岸竹,揭竿而编篾以为縿,刻顷成数百旗,插之…
桃印 [ táo yìn ]
(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后汉书·礼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以桃印长六寸…
未牌 [ wèi pái ]
《宋史·律历志三》:“国朝復挈壶之职,专司辰刻,署置於 文德殿 门内之东偏,设鼓楼、鐘楼於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铜壶、水…
彫虫篆刻 [ diāo chóng zhuàn kè ]
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以之喻词章小技。
放年学 [ fàng nián xué ]
旧时私塾在春节前放假,犹今之放寒假。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放年学》:“儿童之读书者,於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
佛印 [ fó yìn ]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唐 高适 …
刻漏 [ kè lòu ]
◎ 刻漏 kèlòu[water clock] 漏壶,一种古代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一孔…
申牌 [ shēn pái ]
下午三时至五时。古于衙门和驿站前设置时辰台,每移一时辰,则以刻有指示时间的牌子换之,故称。
刻骨崩心 [ kè gǔ bēng xīn ]
刻骨崩心 谓仇恨极深。《北史·隋越王侗传》:“ 有穷 之在 夏 时, 犬戎 之於 周 世,衅辱之极,亦未是过。朕所以…
綫符 [ xiàn fú ]
亦作“线符”。旧俗端午日以五彩线篆符置户牖帐屏之间,以辟邪崇,其符称“綫符”。宋 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线符》:…
烂板 [ làn bǎn ]
旧时称打上很多硬印的银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广东 用的银元,是每经一个人的手,便打上一个硬印的;硬印…
传漏之音 [ chuán lòu zhī yīn ]
报时之音也。《昭明文选·陆倕·新漏刻铭》:「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济注:「传漏,唱漏也。」
绵侧理 [ mián cè lǐ ]
纸名。即侧理纸。旧时南人用海苔制纸,其纹理纵横斜侧,因以为名。见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清 周亮工 《书影…
影钞 [ yǐng chāo ]
谓摹写旧时刻本、写本,点画、行款悉依原式。 叶德辉 《书林清话·宋元刻本历朝之贵贱》:“ 宋 元 刻本,在 明 时尚…
积歉 [ jī qiàn ]
多年欠收。清 冯桂芬《江阴捐账录印序》:“值积歉之后,取农专业之氓,而当此上下并困之时,故名曰小灾。”
北监本 [ běi jiān běn ]
明朝北京国子监所刊印的图籍,称为北监本。 北京国子监原为元朝旧学,明朝建国后改为北平郡学,成祖永乐初年营建北京…
铄亮 [ shuò liàng ]
非常明亮。鑠,通“ 烁 ”。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暴风雨之前》:“后来简直是时时刻刻发见在海面上的铄亮的,真所…
特行 [ tè háng ]
特种行业。指除经工商部门注册、办理执照之外,须经公安机关审查备案,实行特殊治安管理的行业。如旅店业、印刷业、刻字业、…
无心插柳柳成荫 [ wú xīn chā liǔ liǔ chéng yīn ]
成事与否,时常与刻意的谋画无甚关联,尤其是个人的命运关涉天意之时的无奈。
徽派 [ huī pài ]
篆刻流派之一。篆刻专学 秦 汉 ,风格朴茂苍秀。为 明 嘉靖 时 安徽 婺源 (今属 江西 )人 何震 所开创,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