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駞 [ yà tuó ]
亦作“ 亚驼 ”。神名。 宋 代出现《诅楚文》刻石三起,其文皆为 秦 王告求大神制克 楚 兵。唯大神名称,三刻石各异…
锓版 [ qǐn bǎn ]
锓板。宋 楼钥《周伯范墓志铭》:“君恐其久而坠失,手加编校,以千緡为鋟版印造之费,始得家有此书。”清 方苞《<余东木…
刺骨语 [ cì gǔ yǔ ]
中肯、深刻之言。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白石 词,以清虚为体,而时有阴冷处,格调最高。 沉伯时 讥其生…
随笔心学 [ suí bǐ xīn xué ]
含义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跟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也有种年轻冲动的意思,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跟着自己的想法,用笔记录自…
负星 [ fù xīng ]
顶着星星。形容起早。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序》:“然 陛 恭膺宫闕制作督销之职,晨入夜出,负星而趁瞑,亦何…
天师符 [ tiān shī fú ]
旧俗端午日以黄纸盖以硃印,绘天师、锺馗 像或五毒符咒,粘于中门以避祟恶,谓之天师符。见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
打闹台 [ dǎ nào tái ]
戏曲术语。又称打通。旧时戏曲多在乡间野台演出,开演之前先用锣鼓和唢呐演奏,借以招徕观众。演奏分为三通,每通之间停息片…
碑学 [ bēi xué ]
(1).研究考订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学问。也称碑版学。(2).崇尚碑刻的书派,与“帖学”相对…
璧台 [ bì tái ]
《穆天子传》卷六:“天子乃为之臺,是曰重璧之臺。” 郭璞 注:“言臺状如垒璧。”后用“璧臺”形容华美的高台。 晋 王…
金紫光禄大夫 [ jīn zǐ guāng lù dà fū ]
职官名。魏晋以后有金紫光禄大夫之号,谓光禄大夫之加金印紫绶者。唐、宋均以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文阶官。金升为正二品,元…
出付 [ chū fù ]
犹请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是时六部规制严,凡有故不能入署者必遣人告掌印,掌印移牒司务,司务…
辐射平衡 [ fú shè píng héng ]
物体之间时刻不停地以辐射的方式交换着热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辐射收支差值,称“辐射平衡”。地表的辐射平衡,等于地面…
戲謔 [ xì xuè ]
开玩笑。《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想着起初,只是一时拾得掷瓦,做此戏…
五代 [ wǔ dài ]
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公元 907—960年五代时始印五经。&m…
三支 [ sān zhī ]
(1).指 汉 末、 三国 时来 华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谶 、 支亮 和 支谦 三人。 支谦 受业于 支亮 , …
晷仪 [ guǐ yí ]
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汉书·律历志上》:“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
刻削 [ kè xiāo ]
(1).雕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2).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
潭帖 [ tán tiē ]
亦称“长沙帖”。汇刻丛帖。 北宋 庆历 间 刘沆 帅 潭州 (今 湖南省 长沙市 )时,命僧 希白 摹刻。计十卷。以…
刻丝 [ kè sī ]
◎ 刻丝 kèsī[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同“缂…
手历 [ shǒu lì ]
宋 时官署印发给纳盐亭户的取钱凭证。《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壬戌,詔 浙东 提举监司体访 浙西 提举 薛元…
法语 [ fǎ yǔ ]
(一)、合乎礼法的言语。(二)、讲说佛法之言。(三)、法兰西民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罗马语族。主要分布于法国、比利时、…
残刻 [ cán kè ]
(一)、凶暴狠毒。《金史·蒲察合住传》:“﹝ 蒲察合住 ﹞声势烜赫,性復残刻。”明 高启《商鞅范雎》:“夫 鞅 以残…
潜在危机 [ qián zài wēi jī ]
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出来的。如:潜在的能力,潜在的意识,潜在的敌人。危机,指令人感到危险的时刻;潜在危机,暂时还没…
寝苫枕干 [ qǐn shān zhěn gàn ]
qǐn shān zhěn gān 寝苫枕干(寢苫枕干)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礼记…
十行本 [ shí háng běn ]
指 南宋 时的《十三经注疏》木板刻本。每面十行,故称。 清 阮元 《重刻宋板注疏总目录》:“右《十三经注疏》共四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