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部五论 [ lǜ bù wǔ lùn ]
律部五论指的是小乘五部戒律之论书。
鮮于樞 [ xiān yú shū ]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民,又号虎林隐史、寄直老人等。曾寓居扬州,三十六岁为行台掾,不久改任岭…
元和脚 [ yuán hé jiǎo ]
唐 刘禹锡 戏称 柳宗元 的书法。后亦指 柳公权 书法。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代指书法。
役令 [ yì lìng ]
役使,驱遣。 清 龚自珍 《王仲瞿墓表铭》:“掌中雷者, 神寳君 説洞神下乘法,所谓役令之事,即以道家书论,亦其支流…
崩敝 [ bēng bì ]
败坏。《后汉书·曹褒传论》:“ 汉 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 叔孙通 颇採经礼,参酌 秦 法,虽适物观时,有救崩敝,然…
论诉 [ lùn sù ]
论辩申诉。《宋书·王藻传》:“前后婴此,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资治通鉴·唐僖宗…
属人法 [ shǔ rén fǎ ]
法律所支配的范围,依人而定者,称为「属人法」。如中国人不论至何地,皆须从中国法律。
情核 [ qíng hé ]
实情。《后汉书·张宗法雄等传论》“而景风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唐 李贤 注:“肤受谓得皮肤之言而受之,不深知其情…
赊贷 [ shē dài ]
赊欠;借贷。《汉书·王莽传中》:“又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予民,收息百月三。”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或从赊…
戈波 [ gē bō ]
书法右下斜钩的笔法。
颜米 [ yán mǐ ]
唐 代书法家 颜真卿 和 宋 代书法家 米芾 的并称。
奉法 [ fèng fǎ ]
奉行或遵守法令。《韩非子·有度》:“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史记·循吏列传》:“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
学法 [ xué fǎ ]
(一)、学习法律。《汉书·于定国传》:“定国 少学法于父,父死,后 定国 亦为狱吏。”(二)、学校的法规。宋 叶适《…
明敕 [ míng chì ]
亦作“明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汉书·平帝纪》:“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
谈论 [ tán lùn ]
以谈话的方法表示对人对事的看法谈论我们毕业后将干什么
上下有节 [ shàng xià yǒu jié ]
节:节度。不论职位高低都有法度约束。
三段论法 [ sān duàn lùn fǎ ]
「三段论法」在西方传统逻辑中亦名「三段论式」、「直言三段论」,或「三段论」。严复在其〔穆勒名学〕一书中译为「联珠…
等无间缘 [ děng wú jiàn yuán ]
佛教语。四缘之一。亦译为“次第缘”。等,为等同之义。无间,指心及诸心所之前念后念生灭相续,其中无他法间隔。《大毘婆沙…
生存空间 [ shēng cún kōng jiān ]
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理论中的术语。
密合 [ mì hé ]
十分符合,切合。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论语》:“凡《论语》‘仁’字,以爱解之、以德解之而稍觉未密合者,以肫恳之意…
濆涌 [ pēn yǒng ]
翻腾汹涌。 汉 王充 《论衡·对作》:“世间书传,多若等类,浮妄虚伪,没夺正是。心濆涌,笔手扰,安能不论?” 南朝 …
刑政 [ xíng zhèng ]
刑法政令。《国语·周语下》:“出令不信,刑政放纷。”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
字若涂鸦 [ zì ruò tú yā ]
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比喻书法拙劣、幼稚。
九势 [ jiǔ shì ]
论述书法运笔的九种规矩,东汉蔡邕所定。包括上覆下承、左右回顾、藏锋、藏头、藏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也称为「…
长徒 [ zhǎng tú ]
长期服劳役。古代刑罚之一。《宋书·武帝纪》:“其有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与之更始。长徒之身,特皆原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