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nán xiāng zǐ ]
(一)、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
促拍满路花 [ cù pāi mǎn lù huā ]
词牌名。《词谱》:「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仙吕调〉。仄韵者,始自秦观,或名〈满路花〉,…
失黏 [ shī nián ]
(一)、亦作“失粘”。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二)、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
指麾可定 [ zhǐ huī kě dìng ]
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緑头鸭 [ lǜ tóu yā ]
(一)、雄性野鸭。头和颈部为绿色,故名。(二)、唐教坊曲名。又词牌名。亦称《多丽》、《鸭头绿》。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
正声伎 [ zhèng shēng jì ]
指清商三调,包括平调、清调、瑟调。即宫调、商调、角调。《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戊辰,遣 江州 刺史 陈显达…
验契 [ yàn qì ]
指旧时官府调验平民不动产所有权的契据。
步调从容 [ bù diào cóng róng ]
指人的步调平稳,一点也不紧张,不慌不忙。
唱春调 [ chàng chūn diào ]
民间曲调。也叫孟姜女调、四季调。常为十二迭,每月一迭,也可按四季分为四迭。每迭七言四句,除第三句外,均押平韵。
升降舵 [ shēng jiàng duò ]
用来调节飞机上升或下降,并起平衡稳定作用的片状装置,装在飞机的尾部,和水平面平行。
调豫 [ diào yù ]
平和安适。 前蜀 杜光庭 《张相公九曜醮词》:“赐臣以百关调豫,六气和平,尽解凶衰,全除疾苦。” 前蜀 杜光庭 《大…
失粘 [ shī nián ]
指做近体诗、骈体文平仄不调有司谓其失粘
铢龠 [ zhū yuè ]
一铢一龠。比喻微小之物。宋 叶适《戴佛墓志铭》:“关市调直,銖龠必平,不平寧弃与。”
拾菜娘 [ shí cài niáng ]
同“拾菜孃”。词牌名。即《瑞鷓鸪》。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鞠歌行 [ jū gē xíng ]
又称《鞠歌》。古乐府平调曲名。古辞亡,后人有拟作。
切对 [ qiē duì ]
(一)、恰切应对。(二)、指诗律上的平仄声调严格相对。
八六子 [ bā liù zǐ ]
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
醉高歌 [ zuì gāo gē ]
曲牌名。调见《太平乐府》。参阅 明 朱权《太和正音谱·乐府》。
阴调 [ yīn diào ]
音韵学术语。阴平、阴上、阴去、阴入的总称。与“阳调”相对。
醉思凡 [ zuì sī fán ]
词牌名。即《醉太平》。调见 宋 孙惟信《花翁词》。参阅《词谱》三。
燕归梁 [ yàn guī liáng ]
(一)、词牌名。调见宋晏殊《珠玉词》,因词有“双燕归飞遶画堂,似留恋虹梁”句,故名。双调,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平韵…
平转 [ píng zhuǎn ]
唐 代所拟考核官吏的一种办法。政绩在中等者,作内外平级的调迁,以历试其能,谓之平转。
分配效率 [ fēn pèi xiào lǜ ]
分配中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体,者看似不可调和,却又互相依存。
倚曲 [ yǐ qǔ ]
倚曲谱而奏歌也。《松窗录》:「帝命李白,作〈清平调〉辞三章,令梨园弟子抚丝竹以促歌,帝自调玉笛以倚曲。」
破阵子 [ pò zhèn zi ]
词牌名。又名十拍子。本 唐 教坊曲名。双调,六十二字,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