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兄弟 [ yì xiōng dì ]
结义的兄弟。《北齐书·渔阳王绍信传》:“乃与 长命 结为义兄弟。”宋 周密《齐东野语·李全》:“因结羣不逞为义兄弟。…
前兄後弟 [ qián xiōng hòu dì ]
梁夏侯氏兄弟前后为刺史,有德政,民颂其功德之语。《梁书·夏侯夔传》:「转豫州刺史,豫州积岁寇戎,人颇失业。夔乃帅军人…
羣从 [ qún cóng ]
指堂兄弟及诸子侄。晋 陶潜《悲从弟仲德》诗:“礼服名羣从,恩爱若同生。”《晋书·阮咸传》:“羣从昆弟,莫不以放达为行…
前兄后弟 [ qián xiōng hòu dì ]
南朝梁夏侯亶、夏侯夔兄弟二人先后出任豫州刺史,均政绩卓著,民颂之为前兄后弟。见《梁书·夏侯夔传》。
慈明无双 [ cí míng wú shuāng ]
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族父 [ zú fù ]
同族兄弟之父。亦泛指同族伯叔父。
母兄 [ mǔ xiōng ]
(一)、同母之兄。别于庶兄。《公羊传·隐公七年》:“齐侯 使其弟 年 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何休 注…
陟冈 [ zhì gāng ]
《诗·魏风·陟岵》:“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后因以“陟冈”为怀念兄弟之典。
结拜 [ jié bài ]
因处得感情好或有共同目的而按照一定仪式结为异姓兄弟姐妹。
情窍 [ qíng qiào ]
犹情窦。《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老嫗看见 桑茂 标致,将言语调弄他。 桑茂 也略通些情窍。”
一继一及 [ yī jì yī jí ]
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史记·鲁世家》:“庄公病,而问嗣於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裴骃集解引何休曰…
族母 [ zú mǔ ]
族兄弟之母。亦泛指同族伯叔之妻。参见“族父母”。
出财 [ chū cái ]
与出金同。《汉书·萧望之传》:「人情贫穷,父兄囚执,闻出财得以生活。为人子弟者,将不顾死亡之患,败乱之行,以赴财利,…
兄弟之义 [ xiōng dì zhī yì ]
《汉书·文帝纪》:「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族祖母 [ zú zǔ mǔ ]
族父的母亲。即自己祖父堂兄弟之妻。
魏武同时 [ wèi wǔ tóng shí ]
官名,是三公之一,轻视,瞧不起,文帝兄弟。
随驴把马 [ suí lǘ bǎ mǎ ]
谓当赶驴牵马的仆从。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你救了我性命,休道是做兄弟,在你家中随驴把马,也是情愿。”元李致远《还…
从祖昆弟 [ cóng zǔ kūn dì ]
同曾祖的兄弟。《仪礼·丧服》:“﹝小功﹞从祖昆弟。”郑玄注:“父之从父昆弟之子。”汉贾谊《新书·六术》:“从父昆弟又…
兄伯 [ xiōng bó ]
夫之兄也。清、梁章钜《称谓录·夫之兄·兄伯》:「《频罗庵遗集》云:『《容斋三笔》中有一则云:『容斋使金辟景孙弟辅行,…
兄弟不如友生 [ xiōng dì bú rú yǒu shēng ]
《诗经·小雅·棠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疏:「室家安宁,身无急难,则当与朋友交,切磋琢磨,…
慈兄 [ cí xiōng ]
慈爱之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
生死 [ shēng sǐ ]
(一)、生存和死亡:生死关头。生死与共。同生死,共患难。(二)、属性词。同生共死,形容情谊极深:生死弟兄。生死之交。
从祖叔母 [ cóng zǔ shū mǔ ]
祖父兄弟之妻。《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从祖叔母也。”韦昭注:“祖父昆弟之妻也。”
参商 [ shēn shāng ]
参和商都是二十八宿之一,两者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亲友不能会面,也比喻感情不和睦:参商之阔。兄弟参商。
姻母 [ yīn mǔ ]
对兄弟妻之母、姐妹夫之母以及疏亲前辈之妻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