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火 [ hòu huǒ ]
(一)、烽火。(二)、候馆迎客之灯火。
烽柝 [ fēng tuò ]
烽火和打更梆子。谓发生战争。
烽区 [ fēng qū ]
设置烽堠警戒的地带。《新唐书·王晙传》:“﹝ 突厥 ﹞比者不受要约,兵已屡动,擅作烽区,闭障行李。”
障隧 [ zhàng suì ]
边塞上的烽火台。隧,通“燧”。
寇烽 [ kòu fēng ]
古时报警烽火之一。
爟烽 [ guàn fēng ]
报警的烽火。亦指战事。
烽斾 [ fēng pèi ]
烽火和战旗。借指兵事。
爟燧 [ guàn suì ]
报警的烽火。亦指战事。
夕烽 [ xī fēng ]
边塞烽烟,在傍晚点燃,以报平安。
烽尘 [ fēng chén ]
烽火和烟尘。借指战乱。元 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想 高皇,想 高皇,本亭长,区区 泗水 滨。将诸侯,西入 秦,…
零烟 [ líng yān ]
指被烽火熏染后的残迹。
狼烟四起 [ láng yān sì qǐ ]
四处有报警的烽火,指边疆不平靖。
号火 [ hào huǒ ]
烽火;旧时军中为传信号而举的火。
关燧 [ guān suì ]
边关的烽火。亦借指边防。
燕警 [ yàn jǐng ]
指古时北疆报警的烽火台。
燧堡 [ suì pù ]
烽火台。古代一种边防设施。
狼火 [ láng huǒ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燃的烟火。
举烽 [ jǔ fēng ]
(一)、燃点报警烽火。(二)、见“举燧”。
狼燧 [ láng suì ]
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而起的烽火。
烽鼓不息 [ fēng gǔ bù xī ]
烽火与战 鼓不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边燧 [ biān suì ]
边境的烽燧。借指边境地区的战争。
烽驿 [ fēng yì ]
(1).报边警的驿站。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桴鼓凝埃,烽驛垂轡。”《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 王鐸 …
烽火楼望 [ fēng huǒ lóu wàng ]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晋书·蔡谟传》:“謨所统七千餘人,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烽火楼望三十餘处,…
举燧 [ jǔ suì ]
(1).燃起火把。《文选·张衡<西京赋>》:“升觴举燧,既釂鸣鐘。” 薛综 注:“燧,火也。谓行酒举烽火以告众也。”…
沉烽静柝 [ chén fēng jìng tuò ]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比喻边疆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