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砦 [ fēng zhài ]
烽堠和营垒。 唐 许棠 《塞下》诗之二:“塞深烽砦密,山乱犬羊多。”
烽狼 [ fēng láng ]
古时烽火台白天烧狼粪生烟以报警,因以“烽狼”借指战火。
传烽 [ chuán fēng ]
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宋 苏轼《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明 …
宵烽 [ xiāo fēng ]
夜间的烽火。
烽堠 [ fēng hòu ]
见“ 烽候 ”。
烽侦 [ fēng zhēn ]
指烽火台。《新唐书·李元谅传》:“﹝ 元谅 ﹞又筑连弩臺,远烽侦为守备。”
烽墩 [ fēng dūn ]
即烽火台。
烽警 [ fēng jǐng ]
报警的烽火,亦借指战乱。南朝 梁 任孝恭《答魏初和移文》:“輒勒缘边境屯戍,各息烽警。旌旗昼卷,刁斗夜停。”宋 文莹…
烽爟 [ fēng guàn ]
犹烽火。 南朝 陈 沉炯 《武侯庙碑铭》:“塞垣萧条,烽爟灭焰。”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于龙兴观醮玉局仙词》:“烽爟…
烈燧 [ liè suì ]
炽烈的烽火。
烟烽 [ yān fēng ]
烽烟。指战火。
烽候 [ fēng hòu ]
(一)、亦作“烽堠”。烽火台。《东观汉记·郭伋传》:“伋 知 卢芳 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
边烽 [ biān fēng ]
(一)、亦作“邉烽”。边疆报警的烽火。(二)、指代边境上的战事。(三)、借指边疆。
烟斥 [ yān chì ]
烽烟和斥候。古以斥候望烽烟,有警则报之。《淮南子·兵略训》:“相地形,处次舍,治壁垒,审烟斥。”
息燧 [ xī suì ]
熄灭烽火。指停止战事。
墩堠 [ dūn hòu ]
了望敌情的堡垒,烽堠。
军烽 [ jūn fēng ]
军事报警的烽火。
烽师 [ fēng shī ]
掌管烽火的官员。
桔槔烽 [ jié gāo fēng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 魏王 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
烽戍 [ fēng shù ]
设置烽燧,驻兵防守之处。
烽逻 [ fēng luó ]
烽火与巡逻。指边防警戒。
烽橹 [ fēng lǔ ]
举烽火的望楼。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 唐 杜甫 《入…
烟墩 [ yān dūn ]
亦作“烟墩”。烽火台。
狼烽 [ láng fēng ]
古时边防燃狼粪以报警的烽火。 宋 苏辙 《落叶满长安分题》诗:“衣信催烦杵,狼烽报极边。” 宋 陆游 《谢池春》词之…
烽火连天 [ fēng huǒ lián tiān ]
烽火连天(烽火連天) 形容战火到处燃烧。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鬢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