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炮 [ fǎn tǎn kè pào ]
用穿甲弹射击坦克和装甲车辆的火炮。
震天雷 [ zhèn tiān léi ]
古代的一种火炮。《金史·赤盏合喜传》:“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礶盛药,以火点之,砲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
裹烧 [ guǒ shāo ]
谓包裹其完体而烧烤。《礼记·礼运》“以炮以燔” 汉 郑玄 注:“﹝炮﹞裹烧之也。”《说文解字·火部》“炮” 清 段玉…
炮甲 [ pào jiǎ ]
拼音:pào jiǎ 解释:炮甲,多义词。清代火器营中操练使用子母炮之兵士称炮甲。满洲、蒙古每佐领下编…
自走炮 [ zì zǒu pào ]
是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自身能运动的火炮。
底火 [ dǐ huǒ ]
(一)、指增添燃料以前炉灶中原有的火。(二)、枪弹或炮弹底部的发火装置,是装着起爆药的铜帽或钢帽,受撞针撞击时,就引…
坦克手 [ tǎn kè shǒu ]
亦称“坦克乘员”。每辆坦克或自行火炮编制人员的统称。包括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等。
大炮 [ dà pào ]
口径大的火炮乃架大炮击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比喻好说大话或好发表激烈意见的人
舰炮 [ jiàn pào ]
设在军舰首部或尾部用于袭击敌方的火炮。
火力点 [ huǒ lì diǎn ]
轻重机枪、直接瞄准火炮等配置和发射的地点。
重武器 [ zhòng wǔ qì ]
射程远、威力大,转移时多需车辆装载、牵引的武器。如高射炮、火箭炮等,坦克、装甲车也属于重武器。
开火 [ kāi huǒ ]
(一)、放枪打炮,开始打仗:前线开火了。(二)、比喻进行抨击或开展斗争:向腐败现象开火。
齐射 [ qí shè ]
几门火炮对同一目标同时发射或几乎同时发射
原子炮 [ yuán zǐ pào ]
既可使用普通装药炮弹,也可使用核装药炮弹的火炮。主要用于攻击敌方战术核武器、预备队和指挥所等目标。美军于20世纪50…
发射点 [ fā shè diǎn ]
指配置或发射轻重机枪、大炮的地点。也称为「火力点」。
实弹射击 [ shí dàn shè jí ]
军事上各种轻重兵器或火炮,使用实弹打靶的练习。
排炮 [ pái pào ]
◎ 排炮 páipào(1) [salvo](2) 开矿、掘巷道、开山造田等工程中,许多…
小钢炮 [ xiǎo gāng pào ]
(一)、小型火炮的俗称。(二)、比喻说话率直、无所顾忌的人。
火箭弹 [ huǒ jiàn dàn ]
用火箭炮、火箭筒等发射的弹药,由弹头、推进装置和稳定装置构成,有时专指弹头。
强渡 [ qiáng dù ]
强行渡过,多指用炮火掩护强行渡过敌人防守的江河。
毛炰 [ máo páo ]
亦作“毛炮”。将整个牲畜(多为小猪)连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
洋炮 [ yáng pào ]
亦作“洋砲”。 1.旧时对火炮的称呼。区别于老式的发射石头、铁弹丸的炮。 王闿运 《陈夷务疏》:“火轮者,至拙之船也…
药筒 [ yào tǒng ]
枪弹或炮弹后部装火药的圆筒,多用金属制成。通称弹壳。
炮燖 [ pào xún ]
烧炙。语出 宋 罗泌《路史·禅通纪·炎帝》:“﹝ 炎帝 神农氏 ﹞修火之利,以炮以燖。”清 姚燮《双鸩篇》:“马死弃…
宣传弹 [ xuān chuán dàn ]
用来散发宣传品的一种炮弹或炸弹,以火炮发射或飞机投掷,弹体被抛射到目标上空时,即自动裂开,撒出宣传品。
【词语拼音】huǒ pào
【词语解释】口径在20毫米以上,用火药的爆发力发射弹丸的重火器。按炮膛构造,分线膛炮和滑膛炮。中国古代“炮”为发石机,史载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中国发明火药后,逐渐开始用机械抛射火药弹。现代常用的火炮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加农榴弹炮、反坦克炮、无坐力炮、火箭炮和高射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