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本 [ zuò běn ]
犹言务农。本,指农业。《管子·君臣下》:“齐民食於力,则作本;作本者众,农以听命。”《商君书·徕民》:“今以故 秦 …
伪满诏书 [ wěi mǎn zhào shū ]
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是使天下臣民周知的文告。诏是告诉的意思。
众星拱北 [ zhòng xīng gǒng běi ]
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獮艾 [ xiǎn ài ]
犹消灭。梁启超《新民说·论尚武》:“汉景 之獮艾游侠,汉高、明太 之葅醢功臣,殆皆用锄之一术矣。”
九絃琴 [ jiǔ xián qín ]
琴名。 宋 太宗 至道 元年始作·将琴七絃增之为九,名曰: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见《宋史·乐志一》。
亭民 [ tíng mín ]
(一)、驿亭附近的居民。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安阳 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杀人……亭民曰:‘此不可宿,前后…
具瞻 [ jù zhān ]
(一)、谓为众人所瞻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具,俱;瞻,视。”郑玄笺:“此言尹…
九弦琴 [ jiǔ xián qín ]
琴名。宋 太宗 至道 元年始作·将琴七絃增之为九,名曰: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见《宋史·乐志一》。
钦定宪法大纲 [ qīn dìng xiàn fǎ dà gāng ]
1908年清政府为维护封建统治制订颁布。包括“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规定保留君主专制特权,皇权不可侵犯…
暴内 [ bào nèi ]
(1).谓伤害臣民。《周礼·夏官·大司马》:“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郑玄 注:“内谓其国,外谓诸侯。”…
辱国殃民 [ rǔ guó yāng mín ]
辱国殃民(辱國殃民) 谓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韩侂胄 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 赵…
奉畜 [ fèng xù ]
抚养。《书·盘庚中》:“予迓续乃命於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 孔颖达 疏:“迁都惟用奉养汝众臣民耳。”
雠民 [ chóu mín ]
亦作“讐民”。1.众民。《书·召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 孙星衍 疏:“讎与…
八奸 [ bā jiān ]
古代臣下借以谋权营私的八种手段,即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见《韩非子·八姦》。
畜聚 [ chù jù ]
(1).积储;积累。《周礼·地官·委人》:“委人掌敛野薪芻,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 孙诒让 正义:“畜即蓄之叚字…
别而听之 [ bié ér tīng zhī ]
谓听取一方之言。《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虽有汤武之德,复合于市人之言。」
民王 [ mín wáng ]
(一)、民众之王。《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大臣奏称:当年 襄武县,天降一人,身长二丈餘,脚迹长三尺二寸,白髮苍髯,…
田畔 [ tián pàn ]
田界;田边。《汉书·循吏传·召信臣》:“ 信臣 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於田畔,以防分争。”《宋书·乐志四》:“雍雍双…
忠烈 [ zhōng liè ]
(一)、指对国家或人民无限忠诚而牺牲生命:忠烈之臣。(二)、指有这种行为的人:缅怀忠烈。满门忠烈。
焦脣乾肺 [ jiāo chún gān fèi ]
谓忧心如焚,肺为之枯干。《吕氏春秋·顺民》:“﹝越王﹞三年苦身劳力,焦脣乾肺,内亲羣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洁蠲 [ jié juān ]
除去繁杂,使之简洁。《清史稿·高宗纪一》:“﹝ 高宗 ﹞諭王公宗室大臣等洁蠲礼典,训导兵民,毋忘淳朴旧俗。”
民夷 [ mín yí ]
犹民众。古代用于少数民族。《后汉书·刘虞传》:“虞 初举孝廉,稍迁 幽州 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 鲜卑、乌桓、夫餘、…
三务 [ sān wù ]
指春、夏、秋三季的农务。《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民狎其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杜预 注:“三务,春、夏…
和民 [ hé mín ]
(一)、使民和顺安定。《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国语·周语中》:“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
弛期 [ chí qī ]
缓期,延期。《战国策·魏策二》:“羣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