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 [ yán zì huà ]
又称“盐碱化”。土壤中积聚盐分形成盐渍土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旺盛,含盐地下水随着毛细管上升至地表,水分蒸…
盐钞 [ yán chāo ]
宋 代官府发给商人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后称盐引、盐票。《宋史·食货志下三》:“七年,中书议 陕西 盐钞,出多虚钞,…
私盐 [ sī yán ]
与官盐相对。谓未纳盐税而私自贩运出售的盐。《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王建 ﹞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
硷卤 [ jiǎn lǔ ]
(一)、亦作“鹻卤”。亦作“鹻滷”。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二)、盐碱。(三)、亦作“鹻滷”。见“硷卤”。
盐角儿 [ yán jué ér ]
亦称“盐角儿令”。词牌名。宋 王灼《碧鸡漫志·盐角儿》:“盐角儿,《嘉祐杂志》云:梅圣俞 説:始教坊家人市盐,于纸角…
梅盐 [ méi yán ]
梅子与盐。调味品。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唐 韩愈《苦寒…
池盐 [ chí yán ]
从咸水湖提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
井盐 [ jǐng yán ]
打井汲取含盐的地下水制成的食盐
引税 [ yǐn shuì ]
即盐税。旧时盐以“引”为单位计税,故称。
盐税 [ yán shuì ]
政府对产销食盐所征的税。旧时称盐课。
咸卤 [ xián lǔ ]
(一)、盐碱。(二)、指含有盐味。(三)、土地瘠薄。
刮鹻 [ guā jiǎn ]
刮敛含盐卤的浮土,用以淋水煮晒食盐。
盐丁 [ yán dīng ]
古代盐户中承担盐役的丁壮。也称“灶丁”。
咸鸭蛋 [ xián yā dàn ]
用加盐的黄泥浆或盐水腌制成的鸭卵。
海砂 [ hǎi shā ]
食盐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方士呼盐为海砂。”英文翻译1.【机】 sea sand
盐余 [ yán yú ]
旧 中国 每年盐税收入中扣除付外债本息和支付盐务行政经费后的馀款,称“盐餘”。
盐运同 [ yán yùn tóng ]
盐运使属下的地区盐务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我们局里前几年,上头委了一个盐运同来做总办。”参见“盐运…
盐杖 [ yán zhàng ]
(一)、打鼓的一种谱子。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施肩吾》:“隋曲有《疏勒盐》,唐曲有《突厥盐》、《阿鹊盐》。或云:关中…
赤盐 [ chì yán ]
(一)、赤色的盐。古代方士炼黄金的原料。(二)、赤色的盐。古代西域等地出产的一种食盐。
榷盐 [ què yán ]
原指 汉武帝 时官府垄断食盐产销的政策。后世亦指把盐税并入盐价来征收的措施。
繖子盐 [ sǎn zǐ yán ]
即伞子盐。井盐的一种。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 汤谿水 ﹞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 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
盐策 [ yán cè ]
(一)、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筴,同"策"。(二)、盐务。
盐丘岛 [ yán qiū dǎo ]
盐丘岛就是因盐丘的产生而形成的岛屿。
利官 [ lì guān ]
指古代掌盐铁、酒榷、均输之官。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
海盐 [ hǎi yán ]
用海水晒成或熬成的盐,是主要的食用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