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王家:指佛寺。 唐 陈翥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诗:“ 曲江 晴望好,近接梵王家。” 宋 范仲淹…
扈通院:曹州扈通院为菏泽市区存在的一所规模较大的寺院,魏晋时代已经建立寺院,出现了一大批佛学大师。
佛国:(一)、佛所生之地,指天竺,即古印度。(二)、指寺院。
供天: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
白马寺:汉代佛寺。始建于永平十一年(68)。位于河南洛阳。是中国最早的佛寺。现存寺院建筑为清代重修。是…
须弥寺:在我国广柔的大地上,凡名山必建有佛寺禅院。
浄域:佛教语。原指 弥陀 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
禅院:佛教寺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宋· 王安石《游…
僧门:(一)、犹佛家。(二)、寺门。
供斋:即饭食沙门,准备钱财食物,在寺院或者大法会,供养僧侣或者四众,佛教俗家信徒以此培植福报。
前资:(一)、古代称已去职的官员。(二)、佛教寺院称曾任副寺以下东序之职而退休者。
经藏:(一)、梵文的意译。佛教经典的一大类。与律藏、论藏合称三藏。(二)、寺院存放佛经处。
七宝五味粥:旧俗农历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煮成粥,用以供佛并送与门徒。
师子座:(一)、释迦牟尼的坐席。(二)、指寺院中佛、菩萨的台座以及佛教高僧说法时的坐席。
僧首:管理一郡僧尼事务的僧官。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佛寺﹞ 隋 曰道塲, 唐 曰寺。本朝…
结夏: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
林下人:指出家之人。林,退隐之地,喻寺院。
朝参:(一)、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二)、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
卑田院:“悲田院”的语讹。原为佛寺救济贫民之所,后泛称收容乞丐的地方。
佛界:(1).佛教名词。十界之一。诸佛的境界。《梵网经》上:“现无量身无量口无量意,説无量法门,而能转…
拉卜楞寺:在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边。建于1710年。占地面积1300亩。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著名寺院…
本山:(1).佛教语。对各宗派传法的中心寺院之称。也叫本寺,下属各寺称为末寺。 晋 慧远 《万佛影铭》…
桑耶寺:桑耶寺sāng yē sì 桑耶寺(藏语:bsam yas gtsug lag khang)又…
方丈:[ fāng zhàng ](一)、一丈见方。(二)、平方丈。[ fāng zhang ](一)…
村律院:乡村佛寺。律,梵语vinaya的意译。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永福村院犬》:“ 福州 永福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