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谴却”。
(二)、亦作“谴却”。责问并拒绝受理。
(三)、斥退。
(一)、见“ 谴却 ”。
(二)、亦作“ 谴却 ”。责问并拒绝受理。
《后汉书·陈蕃传》:“宦官由此疾 蕃 弥甚,选举奏议,輒以中詔谴却。”
(三)、斥退。
《隋书·杨素传》:“ 素 时贵倖,言无不从,其从 素 征伐者,微功必録,至於他将,虽有大功,多为文吏所谴却。”
谴却是汉语词汇,是责问并拒绝受理的意思,出自《后汉书·陈蕃传》。
【谴的意思】:谴(譴) qiǎn(ㄑ一ㄢˇ) (一)、责备:谴让(斥责)。谴责。(二)、贬谪:谴谪。 详情>
【却的意思】:却 què(ㄑㄩㄝˋ) (一)、退:却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却却”)。退却。(二)、退还,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