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疎直”。亦作“踈直”。正直,坦率;粗疏率直。
(二)、亦作“疎直”。亦作“踈直”。上疏直陈。
(一)、亦作“疎直”。亦作“踈直”。正直,坦率;粗疏率直。
《孔丛子·陈士义》:“夫 东閭子 外质顽拙,有似疏直,然内怀容媚諂鬽,非大丈夫之节也。”《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性疏直,数有酒失。”《新唐书·刘蕡传赞》:“ 蕡 与诸儒偕进,独讥切宦官,然亦太疏直矣。”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启》:“窃念平生野性踈直,为文亦多激切,少温婉之韵。”《明史·文苑传四·焦竑》:“ 竑 既负重名,性復疎直,时事有不可,輒形之言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鼂错 、 贾谊 ﹞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二)、亦作“疎直”。亦作“踈直”。上疏直陈。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京官三品以上擅自抄札,内外恟恟。 商公 疏直十罪以闻,上不省。”
疏直,shū zhí,正直,坦率;粗疏率直。出自《孔丛子·陈士义》:“夫东闾子外质顽拙,有似疏直,然内怀容媚谄鬽,非大丈夫之节也。”
【疏的意思】:疏 shū(ㄕㄨ) (一)、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 jiě )。(二)、分散:疏散 详情>
【直的意思】:直 zhí(ㄓˊ) (一)、不弯曲: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直觉( jué )。直观。(二 详情>
• 无何,又上疏直诋严氏十罪。
• 商公疏直十罪以闻,上不省。
• 累官参知政事,忠直清俭,常抗疏直言。
• 后来官至工部侍郎,以敢于上疏直言闻名。
• 开元末,宰相李适之疏直坦夷,时誉甚美。
• 曾镥抗疏直谏,对严嵩的丑形进行无情的揭发。
• 及允贞言事忤执政,抗疏直之,坐谪东昌推官。
• 岳伦以社稷江山为重,上疏直谏,劝阻皇上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