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同忧虑;一同忧愁。
(二)、谓遭遇相同。
(一)、一同忧虑;一同忧愁。
《逸周书·大戒》:“连官集乘,同忧若一。”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二:“赋诗真有助,弔古不同忧。”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
(二)、谓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怜,同忧者嘆。”
tóng yōu ㄊㄨㄙˊ ㄧㄡ同忧(1).一同忧虑;一同忧愁。《逸周书·大戒》:“连官集乘,同忧若一。”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二:“赋诗真有助,吊古不同忧。”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2).谓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怜,同忧者叹。”
【同的意思】:同 tóng(ㄊㄨㄥˊ) (一)、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 详情>
【忧的意思】:忧(憂) yōu(一ㄡ) (一)、发愁:忧愤。忧惧。忧烦。忧惶。忧急。忧煎。忧思(a.忧念;b.忧愁 详情>
•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 正此陛下宵盱焦劳,两宫母后同忧之日也。
• 而公谦分小节,稽违大命,非所谓与国同忧也。
• 至于所谓圣人与天同忧乐,是出于教化后世的需要,乃至人之末流,不足为训。
• 正是抱着这种与民同忧的感受,他才能千方百计创新各种方法,为困难群众排难解忧。
• 江面茫茫,我同忧愁的残荷,衰疲的垂柳,共同感受萧瑟的秋色,显示出无限的哀伤。
• 他整兵敕武,与民同忧,他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周王室的荣光重新照耀着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