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
(一)、讽刺。
《汉书·礼乐志》:“ 周 道始缺,怨刺之诗起。王泽既竭,而诗不能作。”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观夫子之删《诗》也,凡诸《国风》,皆有怨刺,在於 鲁国 ,独无其章。”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苏 诗始学 刘禹锡 ,故多怨刺,学不可不慎也。” 明 杨慎 《升庵经说·小东大东》:“大国攻战会盟,小国贡赋奔走,故空其杼柚而怨刺作也。”
【怨的意思】:怨 yuàn(ㄩㄢˋ) (一)、仇恨: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 详情>
【刺的意思】:刺 cì(ㄘˋ) (一)、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二)、暗杀:刺客。被刺。行刺。(三) 详情>
• 古代民谣的怨刺艺术
• 咏歌文王雅,怨刺离骚经。
• 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
• 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
• 例如,刘勰针对缺乏怨刺内容的汉赋所提出的: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
• 陆抗上书说:臣闻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靖谮庸回,唐书攸戒,是以雅人所以怨刺,仲尼所以叹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