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揚烈舞
词语读音:yáng liè wǔ
首字拼音:Yang
词语拼音:yang lie wu
词语简拼:YLW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早年流传于东北满族聚居区,每逢春节时表演。进入宫廷后称作“庆隆舞”。舞者2人或9人,1人(或8人)着戎装扮八旗军士,另一人扮民间传说中的“妈狐子”,表现军士骑马持弓射杀怪兽的情节。清人《竹叶亭杂记》载:“庆隆舞,每岁除夕用之。以竹作马头,马尾彩缯饰之,如戏中假马者。一人屣高跷骑假马,一人涂面身着黑皮作野兽状,奋力跳跃,跷烧者弯弓射。旁有持红油簸箕者一人,著刮箕而歌。高烧跷逐此兽而射之,兽应弦毙,人谓之‘射妈狐子’。此象动之舞也。”清末宫廷表演此舞的形式与上述不同,按《钦定大清会典》载:“扬烈舞,戴面具,三十二人,衣黄画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掷象异兽,骑禺马者八人,介胄弓矢,分两翼上,北面一叩...
【扬的意思】:扬(揚) yáng(一ㄤˊ) (一)、簸动,向上播散:扬水。扬场( cháng )。扬汤止沸。(二) 详情>
【烈的意思】:烈 liè(ㄌ一ㄝˋ) (一)、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烈火。烈焰。烈酒。烈马。烈性。激烈。剧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