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甩糠包
词语读音:shuǎi kāng bāo
首字拼音:Shuai
词语拼音:shuai kang bao
词语简拼:SKB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贵州盘江一带布依族青年有甩"糠包"的习俗。"糠包"内装五颜六色的谷糠,一排手拿糠包的姑娘向对面十公尺远的后生们甩去,甩时一定要朝向意中人,然后接成一对"浪哨"的伴侣。有的地方称丢花包,男方若接不住花包,姑娘要唱歌向男方索取礼物。因此姑娘们一旦相中意中人,便故意抛得很高,让对方接不到便可索取礼物。布依族青年男女主要以唱歌的方式表达爱慕之情,这种歌叫"浪哨歌",即情歌。这种情歌分为初识、试探、赞美、密恋、起誓、相恋、送郎、苦情、逃婚等九种。
【甩的意思】:甩 shuǎi(ㄕㄨㄞˇ) (一)、抡,扔:甩手。甩开膀子(形容使出全部力气)。(二)、抛开,抛去: 详情>
【糠的意思】:糠 kāng(ㄎㄤ) (一)、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机化合物 详情>
【包的意思】:包 bāo(ㄅㄠ) (一)、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二)、包好了的东西:邮包 详情>
• 盘江一带布依族青年男女在浪哨时有甩糠包的习俗。
• 哪个小伙子接到了糠包,就和甩糠包的这个女子结成一对浪哨的伴侣。
• 甩糠包时,女方拿着糠包站成一排,向站在对面十公尺远近的小伙子们甩去。
• 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
•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
• 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