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荷李活道
词语读音:hé lǐ huó dào
首字拼音:He
词语拼音:he li huo dao
词语简拼:HLHD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有时亦称作荷里活道,位于香港中环至上环,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荷李活道”的名字与美国电影业的好莱坞无关,却来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带的冬青树(Hollywood)。详细解释 特色 今日的荷李活道,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 由于早年统治香港的英国人聚居荷李活道一带的半山区,中环荷李活道南边一段的苏豪区英文名字“Soho”除了取源于英国伦敦苏豪区外,起初也是来自“荷李活道的南边”的英文缩写“South of Hollywood Road”的。今天的苏豪区充斥着不少充满外国特色的餐厅和酒吧。 荷李活道东端连接着兰桂坊,而旧中区警署(前香港警察总部)亦位于此街上,而在旧中区警署侧中央广场的Dragon-i酒吧,曾吸引多位足球明星访港时到此消遣。连接中环与半山区的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亦途经荷李活道。 在上环一端荷李活道附近的嚤啰街,则是著名的古董和怀旧物品集中地。亦是著名庙宇文武庙的所在地。 历史 荷李活道是殖民地时期首条街道,早在1841年英国人登陆香港岛时便开始兴建,在太平山山脚的荷李活道,早年尚未填海前乃接近海边的,经过百多年来中环不断填海,已远离海傍甚远。很多人以为荷李活道得名自美国加州电影生产地荷里活,其实道路名称源自早年荷李活道两旁种植的冬青树(Hollywood),因此被命名为Hollywood Road,中文则音译为荷李活道。这名称出现时,美国的好莱坞尚未出现。 自开埠早期起荷李活道已经是华人聚居地,主要都是以低下阶层为主,像现任(2007)香港特首曾荫权幼年时便曾在荷李活道居住。在荷李活道与楼梯街交界的文武庙,早在香港开埠前已落成,二十世纪初乃香港平民处理经济纠纷的地方,并有不少华人参拜。在荷李活道中环部分的旧中区警署,早在1864年落成,1919年进行过扩建,今日亦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今日荷李活道亦是著名的旅游地点,游客主要都是来购买中国古董为主,其中有不少都是珍贵文物,而货品来源亦一直受到争议,所以香港政府推广旅游活动中都极少提及荷李活道的古董买卖。原本是地标之一的“振隆白米”现已结业。 地标 云咸街与亚毕诺道交界 旧中区警署及域多利监狱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 些利街 摆花街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有时亦称作荷里活道,位于中国香港中环至上环,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荷李活道”的名字与美国电影业的好莱坞无关,却来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带的冬青树(Hollywood)。
【荷的意思】:荷 hé(ㄏㄜˊ) (一)、〔荷包〕a.佩戴的小囊;b.食品名。(二)、〔荷尔蒙〕“激素”的旧称。( 详情>
【李的意思】:李 lǐ(ㄌ一ˇ) (一)、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 详情>
【活的意思】:活 huó(ㄏㄨㄛˊ) (一)、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活人。活体。活检。活物。(二) 详情>
【道的意思】:道 dào(ㄉㄠˋ) (一)、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二)、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 详情>
• 半山荷李活道限制区
• 文武庙坐落于荷李活道。
• 前中环荷李活道中区警署
• 折返荷李活道后转左,很快便抵达文武庙。
• 游人可乘搭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直达荷李活道。
• 其他著名庙宇还有新界沙田的车公庙和港岛荷李活道的文武庙。
• 荷李活道、摩罗上街、下街、及乐古道一带为香港最著名的古董集散地。
• 想找本地艺术作品,可到云咸街与接近荷李活道交界一家艺术廊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