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半漂族
词语读音:bàn piào zú
首字拼音:Ban
词语拼音:ban piao zu
词语简拼:BPZ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半漂族 -介绍 月薪处在就业城市同届大学毕业生薪资的最低25%的人群划分为低收入人群。分为“就业半漂族”和“失业半漂族”。 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占44%;非“211”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副省级市,均占45%。大城市就业市场规模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职业能力成长机会多,因此往往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毕业生实际就业城市类型主要集中在地级及以下城市。 同时,麦可思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的就业弱势群体进行分析发现,与全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平均分布对比,低收入就业漂族有超出5个百分点、总共55%的比例集中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最多。2009届大学毕业生低收入就业漂族毕业半年后的月薪(低收入就业全漂族为1240元,低收入就业半漂族为1129元)相当于同届毕业生全国平均月薪(2129元)的约一半,其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低收入就业全漂族为46%,低收入就业半漂族为5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专业对口率(低收入就业全漂族为55%,低收入就业半漂族为58%)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比较多地集中在销售类职业,较高比例受雇于民营企业和小企业。从背景来看,低收入就业漂族的大学毕业生更多来源于农民与农民工的家庭阶层。2009届大学毕业生漂族较多地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中就业漂族的家乡基本来自地级及以下城市或农村。 麦可思将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月薪处在就业城市同届大学毕业生薪资的低25%的人群划分为低收入人群。就业弱势群体包括低收入的就业全漂族(含低收入的半就业全漂族)、低收入的就业半漂族、失业半漂族。并以“就业漂族”来指代“就业全漂族”和“就业半漂族”。其中,“就业全漂族”是指读书(大学所在地)和家乡(生源地)都不在就业地;“半就业全漂”是指从事半职工作,即平均每周工作20小时到31小时,并且读书(大学所在地)和家乡(生源地)都不在就业地;“就业半漂族”是指家乡不在就业地但读书在就业地;“失业半漂族”是指家乡在地级城市或以下,读书在直辖市或副省级城市,而目前失业。
半漂族分为“就业半漂族”和“失业半漂族”。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占44%;非“211”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副省级市,均占45%。大城市就业市场规模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职业能力成长机会多,因此往往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毕业生实际就业城市类型主要集中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同时,麦可思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的就业弱势群体进行分析发现,与全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平均分布对比,低收入就业漂族有超出5个百分点、总共55%的比例集中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最多。2009届大学毕业生低收入就业漂族毕业半年后的月薪(低收入就...
【半的意思】:半 bàn(ㄅㄢˋ) (一)、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二)、不完全的:多半。半岛。 详情>
【漂的意思】:漂 piāo(ㄆ一ㄠ) (一)、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漂浮。漂流。漂没( mò )。 详情>
【族的意思】:族 zú(ㄗㄨˊ) (一)、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二)、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