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台阁体。楷书书体名。明清科举要求字体方正、圆润、光洁、整齐。因当时馆阁及翰林院中的人擅写这种字体,故名。
(一)、文体名。馆阁文章,力求典雅庄重,故称。参见“ 馆阁气 ”。
(二)、书体名。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书写风格。
明 清 科举取士要求字体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律。 明 代叫“臺阁体”; 清 时则称“馆阁体”。馆阁及翰林院中的官员,均擅写这种字体。后亦以“馆阁体”称写得拘谨刻板的字。
【馆的意思】:馆(館) guǎn(ㄍㄨㄢˇ) (一)、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馆。旅馆。馆舍。(二)、一个国家 详情>
【阁的意思】:阁(閣) gé(ㄍㄜˊ) (一)、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滕王阁。阁下 详情>
【体的意思】:体(體) tǐ(ㄊ一ˇ) (一)、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 详情>
• 楷书也有正楷、馆阁体等。
• 款题为娟秀工整的馆阁体。
• 所书为馆阁体,四周为湖色绫裱。
• 字为馆阁体,明书法家董其昌书刻。
• 过去文化人写的规规矩矩字叫台阁体,或馆阁体。
• 内容分为三类:一是翰林遗老的书法,特色是明清以来馆阁体的延续。
• 馆阁体程式成熟后,有艺术敏悟力的书法家逐渐意识到必须改弦易辙,至少不能在萎弱的抄书体道路上再自我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