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豬頭三牲
词语读音:zhū tóu sān shēng
首字拼音:Zhu
词语拼音:zhu tou san sheng
词语简拼:ZTSS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指旧时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亦泛指祭品。《西游记》第三二回:“银角用手指道:‘这骑白马的是唐僧,这毛脸的是孙行者。’八戒听见道:‘城隍,没我便也罢了,猪头三牲,清醮二十四分……’口里嘮叨,只管许愿。”
猪头三牲,读音为zhū tóu sān shēng ,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旧时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亦泛指祭品。
【猪的意思】:猪 zhū(ㄓㄨ) (一)、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猪倌。猪场。猪圈( 详情>
【头的意思】:头(頭) tóu(ㄊㄡˊ) (一)、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①头和 详情>
【三的意思】:三 sān(ㄙㄢ) (一)、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 详情>
【牲的意思】:牲 shēng(ㄕㄥ) (一)、家畜:牲口。牲灵。牲畜。(二)、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 详情>
• 暪古人用猪头三牲作牺牲祭祀神灵。
• 旧时新年初一子时一过,便有人带上猪头三牲、香烛、鞭炮,赶到土地庙去烧头香。
• 每个船只在入海之前都到该小镇买些香烛纸马,猪头三牲搭台供拜几日,烧香求神求图吉利,生财平安灵感得很。
• 二月初一晚,有些求子心切的人,就带着香烛、猪头三牲和给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做的披风,到土地庙去给土地菩萨暖寿,以求神灵保佑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