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祛除瘟病。
(二)、祛除恶气。
(三)、祛邪避灾。
(一)、祛除瘟病。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卓 使郎中令 王儒 进酖於王,曰:‘服药可以辟恶。’王曰:‘我无疾,是欲杀我尔。’” 清 吴伟业 《茧虎》诗:“ 越 巫辟恶鏤金胜, 汉 将擒生画玉臺。”
(二)、祛除恶气。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影入著衣镜,裙含辟恶香。”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鲁鱼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唐 陆龟蒙 《采药赋》:“南国佳人,佩生香辟恶。”
(三)、祛邪避灾。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所出度世之法:丸丹八石,金醴金液,次存玄素,守一思神,歷藏行气,鍊形消灾,辟恶治鬼,养性絶穀,变化厌胜,教戒役使鬼魅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记者也。”
辟恶,汉语词汇。拼音:pì è释义:1、.祛除瘟病。2、祛除恶气。3、祛邪避灾。
【辟的意思】:辟 bì(ㄅ一ˋ) (一)、君主:复辟。(二)、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 详情>
【恶的意思】:恶 è(ㄜˋ) (一)、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二)、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详情>
• 喷之,以辟恶气。
• 辟恶除患,长生神仙。
• 作兽辟恶,佩之为吉。
• 或云能辟恶,籍用祝春禧。
• 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
• 字辟恶,高祖从祖弟也。
• 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 由此言之,鸡主以御死辟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