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义而死。谓恪守大义。
(一)、为义而死。谓恪守大义。
《吕氏春秋·离俗》:“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史记·汲郑列传》:“ 淮南王 谋反,惮 黯 ,曰:‘好直諫,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清 方兆曾 《国士叹》诗:“人臣死义不死恩,众人国士何当论。”
【死的意思】:死 sǐ(ㄙˇ) (一)、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 详情>
【义的意思】:义(義) yì(一ˋ) (一)、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二)、合 详情>
• 宋亡,仗节死义之臣殆不止是。
• 死忠死义原相成,惟有罔极魂萦萦。
•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 释义: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义:为正义而死。
• 平居皆贪禄怀奸之士,则临难必无仗节死义之人。
• 故人冯京第死义,其子没入不得归,为醵钱赎之。
• 前西台御史张桓伏节死义,不污于寇,宜首旌之,以劝来者。
• 等二百多人,激动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