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校理。
(一)、初步校理。
唐 元稹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诗:“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今称书刊排版后初次校对为初校。
初校(音chū jiào),也称一校,出版界术语,意指出版社第一遍校对书稿,是印厂毛校后,出版社第一次校对排好版的书稿。 新闻出版署1997年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必须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这两个制度即是校对的基本制度。一般书刊都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初校、二校、三校)和一次通读检查后,才能付印。
【初的意思】:初 chū(ㄔㄨ) (一)、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 详情>
【校的意思】:校 xiào(ㄒ一ㄠˋ) (一)、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二)、军衔的一级,在“将” 详情>
• 此后,我就往返于太原与北京之间,陆续将排校成功的初校样、二校样、三校样和对红样交给老师复核。
• 我这才记起,初校样上将苏辙的两句诗“连宵暑雨源初接,发地春雷夜有声”错成“连宵暑雨源初楼,发地春宵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