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岳(512~555年),字洪略,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名将,齐高祖高欢族弟。醇厚正直,深沉有器量。追随高欢信都起兵,参加韩陵之战,累迁卫将军,留守邺都辅政,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清河郡公,与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合称东魏朝廷“四贵”。高澄辅政后,出为冀州、青州和晋州刺史,颇有政绩。迁太尉兼侍中,从平侯景叛乱和擒拿西魏王思政。北齐建立后,拜司州牧,封清河王,加太子太保,率军援助江陵,生擒郢州刺史陆法和。早年抚养高归彦时,十分刻薄。天保六年(555年),由于高归彦屡进谗言,为文宣帝所疏远和赐死。追赠太宰、太傅、使持节、都督七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假黄钺,谥号昭武...
【高的意思】:高 gāo(ㄍㄠ) (一)、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 详情>
【岳的意思】:岳 yuè(ㄩㄝˋ) (一)、高大的山:五岳(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详情>
• 高岳堰洧水以灌城,颍川以北皆为陂泽,救兵不得至。
• 六年春正月己亥,大都督高岳等于涡阳大破侯景,俘斩五万余人,其余溺死于涡水,水为之不流。
• 整座山由东西走向的中岳、根子岳、乌帽子岳、杵岛岳、高岳组成,非常威严,有一种悲惋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