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办学用的公田,以其收入作为学校经费。
(一)、旧时办学用的公田,以田地收益作为学校基金。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元元年》:“庚辰,判国子监 孙奭 言:‘知 兖州 日,建立学舍以延生徒,至数百人,臣虽以俸钱赡之,然常不给。自臣去郡,恐渐废散,乞给田十顷为学粮。’从之。诸州给学田始此。” 清 恽敬 《沙陇胡氏学田记》:“后世君子于私田之公于族者曰义田,义田之给于士者曰学田。”《清史稿·食货志一》:“学田,专资建学及赡卹贫士。”
所谓学田,学田是指书院和州县官办学校所用的田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设学田以赡学的制度,创始于宋代,此后,一直延续到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站——清朝。
【学的意思】:学(學) xué(ㄒㄩㄝˊ) (一)、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 详情>
【田的意思】:田 tián(ㄊ一ㄢˊ) (一)、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二)、和农业有关的:田家。田园。( 详情>
• 北京师范大学田径场
• 北京科技大学田径场
• 东北财经大学田径场
• 二十一年知县朱凤翔置学田。
• 高登据理力争,要求退回学田。
• 对两种不同的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省思
• 书院学田由监院、司事、董事经管。
• 于邑里置学田百亩,赡养贫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