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匿 [ fú nì ]
隐藏;躲藏。《楚辞·九辩》:“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唐 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宿工老…
伏菟 [ fú tú ]
(一)、见“伏兔”。(二)、见“伏兔”。
伏雨 [ fú yǔ ]
指连绵不断的雨。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仇兆鳌 注引 赵子栎 曰:…
伏道 [ fú dào ]
(一)、暗道,隐秘的通道。(二)、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伏局 [ fú jú ]
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伏怨 [ fú yuàn ]
潜藏的怨恨。
伏历 [ fú lì ]
见“伏櫪”。
伏旱 [ fú hàn ]
伏天出现的旱情:战胜伏旱。
伏枕 [ fú zhěn ]
(一)、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北齐书·陆卬传…
伏臈 [ fú là ]
见“伏腊”。
伏踬 [ fú zhì ]
伏读 [ fú dú ]
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孔丛子·杂训》:“子思 在 鲁,使以书如 卫 问 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
伏引 [ fú yǐn ]
谓服罪,认罪。《魏书·李崇传》:“崇 摄 庆宾 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他尸?’庆宾 伏引。”《资治通鉴·梁武…
伏闇 [ fú àn ]
隐伏暗处;隐藏。
伏阴 [ fú yīn ]
"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
伏望 [ fú wàng ]
表希望的敬词。多用于下对上。
伏军 [ fú jūn ]
埋伏的军队。
伏寇 [ fú kòu ]
暗藏的仇敌。
伏愆 [ fú qiān ]
认罪。
伏辜 [ fú gū ]
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语本《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骄恣,吴 首…
伏戏 [ fú xì ]
见“伏羲”。
伏魄 [ fú pò ]
(一)、古代迷信,谓人始死时魂魄离体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归体,称为“伏魄”。伏,通“復”…
伏鸾 [ fú luán ]
三国 魏 邓艾 的别号。
伏状 [ fú zhuàng ]
(一)、承认罪状。(二)、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伏愿 [ fú yuàn ]
表示愿望的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