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木偶 [ zhàng tóu mù ǒu ]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
杖藜 [ zhàng lí ]
(一)、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唐 杜甫…
杖父 [ zhàng fù ]
拄杖老人。
杖揖 [ zhàng yī ]
犹持杖。
杖斧 [ zhàng fǔ ]
谓持斧以为威权。
杖钱 [ zhàng qián ]
(一)、旧时犯人打点行杖公人俾得从轻杖打所用的钱。(二)、“杖头钱”的省称。
杖格 [ zhàng gé ]
杖刑与格刑。泛指刑具。
杖屦 [ zhàng jù ]
(一)、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二)、…
杖洋 [ zhàng yáng ]
旧时对 英国 铸造的一种银元的俗称。帀面图案为一手持三叉戟的 不列颠 女神像,并用 汉 英 和 马来 文标明“…
杖履 [ zhàng lǚ ]
(一)、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唐 李商隐《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方思捧持杖履,厕列生徒;岂望便上仙舟,遽尘莲…
杖制 [ zhàng zhì ]
对刑杖大小、长短的规定。历代形制不一。《隋书·刑法志》:“杖皆用生荆,长六尺……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
杖治 [ zhàng zhì ]
以杖刑治罪。
杖节 [ zhàng jié ]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
杖竹 [ zhàng zhú ]
拄着竹杖。
杖家 [ zhàng jiā ]
谓拄杖行于家。与杖乡、杖国、杖朝等均为古代的一种尊老礼制。《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
杖几 [ zhàng jǐ ]
亦作“杖机”。拐杖与几案。多为老人用具。杖,行走中扶持;几,平时靠倚。
杖子 [ zhàng zi ]
障子(多用于地名):大杖子(在河北)。宋杖子(在辽宁)。
杖棰 [ zhàng chuí ]
(一)、指杖刑用的棍棒。(二)、指杖刑。(三)、杖箠:棍棒。亦指拷打。
杖流 [ zhàng liú ]
旧时刑罚的一种。先施杖刑,然后流放。
杖绖 [ zhàng dié ]
(一)、孝杖与丧服。《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尊极所临,礼有变革,权去杖絰,移立户外,足表情敬,无烦止哭。…
杖棒 [ zhàng bàng ]
棍棒。
杖筴 [ zhàng cè ]
见“杖策”。
杖式 [ zhàng shì ]
古代刑杖的规格、样式。
杖钺 [ zhàng yuè ]
手执斧钺。表示威权。
杖者 [ zhàng zhě ]
指老年人。《论语·乡党》:“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杖者,老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