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 [ ráo gǔ ]
前臂靠拇指一侧的长骨,与尺骨并排,上端与尺骨、肱骨相接,下端与腕骨相接。
桡沮 [ ráo jǔ ]
阻挠,阻止。
桡人 [ ráo rén ]
谓使人受冤。
桡姬 [ ráo jī ]
船家女。
桡桡 [ ráo ráo ]
柔弱貌。
桡情 [ ráo qíng ]
碍于情分。
桡法 [ ráo fǎ ]
枉法。
桡楫 [ ráo jí ]
船桨。
桡曲 [ ráo qǔ ]
(一)、谓弯曲曲木。(二)、屈服。
桡词 [ ráo cí ]
见“橈辞”。
桡散 [ ráo sàn ]
挠乱。
桡辞 [ ráo cí ]
亦作“橈词”。屈从的言词。汉 扬雄《法言·重黎》:“始皇 方虎挒而梟磔,噬士犹腊肉也。越 与亢眉,终无橈辞…
桡枉 [ ráo wǎng ]
矫枉。
桡乱 [ ráo luàn ]
扰乱,搅乱。《宋书·蔡廓传》:“会 土全实,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橈乱在所,大为民患。”《资治通鉴…
桡色 [ ráo sè ]
难色,为难之态。
桡意 [ ráo yì ]
曲意。
桡蔑 [ ráo miè ]
诬陷。
桡桃 [ ráo táo ]
犹宛转,辗转。
桡败 [ ráo bài ]
失败;挫败。《左传·成公二年》:“畏君之震,师徒橈败。”《新唐书·陆贽传》:“今财匱於中,人劳未瘳,而欲发…
桡旃 [ ráo zhān ]
轻柔飘荡的旗帜。《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须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 张铣 注:“橈,弱也。”
桡客 [ ráo kè ]
船家。亦指漂泊不定者。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桡歌 [ ráo gē ]
船歌。 清 姚鼐 《由张秋至汶上口号》之三:“晚来忽唱橈歌去,疑载高人小 洞庭 。”
桡袭 [ ráo xí ]
骚扰掩袭。《新唐书·韦皋传》:“九年,天子城 盐州 ,策虏且来橈袭,詔 皋 出师牵维之。”
桡折 [ ráo shé ]
摧折。《后汉书·袁绍传》:“ 操 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橈折栋梁,孤弱 汉 室,除忠害善,专为梟雄。”
桡弱 [ ráo ruò ]
衰败;衰落。《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杜甫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橈弱,情不忘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