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疠 [ zhàng lì ]
指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疫疠 [ yì lì ]
瘟疫。
疢疠 [ chèn lì ]
瘟疫。喻灾难。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分赴战地,尽心救济,拯此日之疮痍,即以弭他年之疢癘。”
夭疠 [ yāo lì ]
见“夭厉”。
瘥疠 [ chài lì ]
疾病,瘟疫。
札疠 [ zhá lì ]
见“札厉”。
灾疠 [ zāi lì ]
亦作“灾厉”。病疫;病灾。
毒疠 [ dú lì ]
导致疫病之毒气。疠,指疫气。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明 唐顺之…
嶂疠 [ zhàng lì ]
即瘴疠,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驱疠 [ qū lì ]
亦作“驱厉”。驱除疫病。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却拾焦头迭牀底,犹有餘威可驱癘。”清 张云锦《赛…
鄣疠 [ zhāng lì ]
旧指南方山间能致人疾疫的毒气。鄣,通“瘴”。
疥疠 [ jiè lì ]
恶疮。
炎疠 [ yán lì ]
指南方炎热地区的流行病。
寒疠 [ hán lì ]
指寒地的疫病。
疵疠 [ cī lì ]
(一)、亦作“疵厉”。灾害疫病;灾变。《庄子·逍遥游》:“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成玄英 疏:“疵癘,疾…
群疠 [ qún lì ]
见“羣厉”。
疮疠 [ chuāng lì ]
疮痈等体表疾患。
病疠 [ bìng lì ]
(一)、患恶疮之疾。《史记·曹相国世家》:“时 病癘归国。立二十三年卒,謚 夷侯。”(二)、瘟疫。《新唐书·刘…
沴疠 [ lì lì ]
瘟疫。清 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狂寇所噬,刈人如菅;沴厉乘之,积骴若山。”清 谭嗣同《仁学》二三:…
障疠 [ zhàng lì ]
瘴气。障,通“ 瘴 ”。《文选·左思<魏都赋>》:“宅土熇暑,封疆障癘。” 张载 注:“ 吴 蜀 皆暑湿,其南…
饥疠 [ jī lì ]
谓发生灾荒与瘟疫。《旧唐书·杨炎传》:“迨 至德 之后,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因之饥癘。”
疟疠 [ nüè lì ]
疟疾;疟疫。 唐 杜甫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疟癘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清 孙枝蔚 《忆十三弟议诸…
疾疠 [ jí lì ]
瘟疫。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吕氏春秋·仲冬》:“﹝仲冬之月﹞行春令,则虫螟为败,水泉减竭,民多疾癘。”《三国志·…
温疠 [ wēn lì ]
即温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獏》:“﹝皮﹞寝之可驱温癘,辟湿气邪气。”参见“ 温病 ”。
清疠散 [ qīng lì s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