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伐 [ zhēng fá ]
出兵攻打、讨伐。
所所 [ suǒ suǒ ]
象声词。伐木声。
折伐 [ shé fá ]
拗折砍伐,毁坏。
斫伐 [ zhuó fá ]
砍伐。《水浒传》第四八回:“他如今都把白杨树木斫伐去了,将何为记?”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因为它很高很大,家…
夭伐 [ yāo fá ]
未长成而遭戕伐。
讨摄 [ tǎo shè ]
讨伐威慑。摄,通“慑”。
电锯 [ diàn jù ]
以电传动的锯子。通常用于砍伐切割巨木。如:「使用电锯伐木,将可节省许多人力。」
旛帜 [ fān zhì ]
旗帜。 明 宋濂 《燕书》之三十:“谋夫孔多,可伐者一也;矛戟銛利、旛帜精明,可伐者二也。”
苦争恶战 [ kǔ zhēng è zhàn ]
形容艰苦的征伐。
主伐 [ zhǔ fá ]
采伐成材的林木
柴刀 [ chái dāo ]
伐木打柴用的刀。
电讨 [ diàn tǎo ]
比喻以强兵讨伐。
亚由 [ yà yóu ]
较小的前进步伐。
作梁 [ zuò liáng ]
砍伐树木作屋梁。
攻伐 [ gōng fá ]
(1).攻打讨伐。《国语·周语上》:“於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新唐书·西域传下·箇失蜜》:“山回繚之,它国…
箱工 [ xiāng gōng ]
即伐木工。清 嘉庆 十八年间 陕西省 伐木工起义于 岐山县 三才峡。史称“箱工起义”。
罚罪 [ fá zuì ]
讨伐或惩处有罪者。
直木先伐 [ zhí mù xiān fá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伐山语 [ fá shān yǔ ]
指骈体文中引用的生僻典故。 宋 王铚 《王公四六话》卷上:“四六有伐山语,有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绳削…
国讨 [ guó tǎo ]
国家的讨伐或声讨。
国伐 [ guó fá ]
指受到他国的征伐。
斩祀 [ zhǎn sì ]
砍伐神祠近旁的树。
苦阴经 [ kǔ yīn jīng ]
诣极高城而欲伐之。
声罪致讨 [ shēng zuì zhì tǎo ]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滞夯 [ zhì hāng ]
谓步伐迟钝,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