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拓 [ bēi tà ]
碑刻的拓本。
翠珉 [ cuì mín ]
石碑的别称。
秦房 [ qín fáng ]
秦 阿房宫 的简称。 秦 亡,为 项羽 所焚毁。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一水狼烟,风动 秦房 之火。”
秦蘅 [ qín héng ]
草名。秦为香草,蘅为杜衡。一说,秦为木名。
唐蕃会盟碑 [ táng fān huì méng bēi ]
碑名。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 唐 长庆 三年(公元823年) 吐蕃 赞普 可黎可足 为纪念 唐 蕃 会…
秦人 [ qín rén ]
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
秦火 [ qín huǒ ]
指 秦始皇 焚书事。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五:“ 秦 火不爇舌, 秦 火空爇文。” 宋 陆游 《鼠败书》诗:“坐…
亡秦三户 [ wáng qín sān hù ]
亡秦三户 《史记·项羽本纪》:“夫 秦 灭六国, 楚 最无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 南公…
大秦川 [ dà qín chuān ]
秦川 泛指今 陕西、甘肃 的 秦岭 以北平原地带。
纪功碑 [ jì gōng bēi ]
记载功绩的石碑。《旧唐书·姜行本传》:“其处有 班超 纪功碑。”《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上》:“十月,天子使来,赐王纪功…
嬴刘 [ yíng liú ]
秦 为 嬴 姓,汉 为 刘 姓,故以 嬴 刘 为 秦 汉 的并称。
纪念碑 [ jì niàn bēi ]
为纪念某种重大事件和功绩或纪念烈士而修建的石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秦缓 [ qín huǎn ]
春秋 时 秦国 良医。《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於 秦。秦伯 使医 缓 为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
椎髻卉裳 [ zhuī jì huì cháng ]
椎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唐柳宗元《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
社稷 [ shè jì ]
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m…
秦晋之缘 [ qín jìn zhī yuán ]
(一)、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二)、亦称秦欢晋爱,秦晋之好。(…
小秦君 [ xiǎo qín jūn ]
称 唐 秦暐 。《旧唐书·儒学传上·秦景通》:“ 秦景通 , 常州 晋陵 人也。与弟 暐 尤精《汉书》,当时习《汉书…
西气 [ xī qì ]
(1).秋气。 北周 庾信 《为齐王进白兔表》:“臣之龚行,实从 陕 略;瑞以素质,弥雄西气。” 明 冯惟讷 《诗纪…
视同秦越 [ shì tóng qín yuè ]
先秦时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
北碑南帖 [ běi bēi nán tiē ]
清阮元分南北朝时书法为南北两派,称北朝的碑版为北碑,称南朝的书帖为南帖。详见阮元《北碑南帖论》。康有为对此说持有异议…
魏碑 [ wèi bēi ]
北魏时代的碑铭造像题记等石刻文字。书法笔力遒劲,结构谨严,多具有汉隶笔意,以《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龙门造像题记》…
赑屃 [ bì xì ]
(一)、用力的样子。(二)、传说中一种像龟的动物。旧时石碑的碑座多雕其形。屃(xì)。
锥印 [ zhuī yìn ]
指 苏秦 以锥刺股、发奋夜读。事见《战国策·秦策一》。
鲁连辞赏 [ lǔ lián cí shǎng ]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此时 鲁仲连 适游 赵,会 秦 围 赵,闻 魏 将欲令 赵 尊 秦 为帝”,乃挺身而出…
三段碑 [ sān duàn bēi ]
《天发神谶碑》的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