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舍 [ pín shě ]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宋 陆游 《春日》诗之一:“贫舍春盘还草草,暮年心事转悠悠。” 清 方文 《饮李三石兄弟宅留宿…
不凋 [ bù diāo ]
花木不枯萎、凋零。《文选.左思.蜀都赋》:「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零首之五零》:「迅风…
狙伏 [ jū fú ]
伏伺。《明史·孙传庭传》:“ 献忠 即狙伏,无能为也。”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若乃高城巨垒,千礮…
息慎 [ xī shèn ]
(一)、古代我国东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即 肃慎。《竹书纪年》卷上:“二十五年,息慎 氏来朝,贡弓矢。”《史记·五帝本纪…
於陵故城 [ wū líng gù chéng ]
於陵,又作逢陵。
鲎樽 [ hòu zūn ]
用鲎壳制的酒杯。 宋 陆游 《近村暮归》诗:“莫笑山翁雪鬢繁,归休幸出上恩宽。鱟樽恰受三升醖,龟屋新裁二寸冠。”自注…
献陵 [ xiàn líng ]
明 代 仁宗 皇帝陵墓。十三陵之一。参见“十三陵”。
六陵 [ liù líng ]
指 永思陵、永阜陵、永崇陵、永茂陵、永穆陵、永绍陵,乃 南宋 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 的陵墓,在今 浙江…
清西陵 [ qīng xī líng ]
在河北省易县西梁各庄方蒙山下。清代帝王陵墓。因与东陵相对,故称西陵。共有帝陵四座,即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
陵土未干 [ líng tǔ wèi gān ]
陵:陵墓。指皇帝刚死不久。
南陵 [ nán líng ]
(一)、南边的陵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 人御师必於 殽,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文王…
伏羲陵 [ fú xī líng ]
陵名。在山东省鱼台县东北,凫山之阳。陵前有庙。《九域志》:「衮,单皆有伏羲陵。」;《路史》:「陵在山阳。」
陵台 [ líng tái ]
(一)、即陵署。唐 开元 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新唐书·礼乐志四》:“贞元 四年,国子祭酒 包佶 言:‘岁二月、八月…
塔斯马尼亚岛 [ tǎ sī mǎ ní yà dǎo ]
在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面积6.8万平方千米。地形多山,海拔900~12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和丘陵。气候温湿。有色金属…
诛剿 [ zhū jiǎo ]
诛戮剿灭。《水浒传》第五四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明 陆采 《明珠记·回生》:…
陵场 [ líng chǎng ]
陵墓周围的场地;陵园。
陵京 [ líng jīng ]
(一)、高大的丘陵。(二)、陵寝。
百鸟陵 [ bǎi niǎo líng ]
白鸟陵即倭建的陵墓。
杜霸 [ dù bà ]
杜陵 和 霸陵 的并称。《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 杜 霸 ,北眺 五陵 。” 李善…
緑黛 [ lǜ dài ]
1. 青绿色。 宋 陆游 《中溪》诗:“緑黛染晴嶂,白云如玉城。”2. 指女子的眉。古代女子以青黛画眉,呈青黑色。 …
陵阙 [ líng què ]
(1).山陵和城阙。《文选·谢混<游西池诗>》:“回阡被陵闕,高臺眺飞霞。” 张铣 注:“陵,山陵;闕,城闕。”《南…
杜陵野老 [ dù líng yě lǎo ]
唐杜甫的自称。杜甫祖籍杜陵,他也曾在杜陵附近居住,故常自称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
陵柏 [ líng bǎi ]
亦作“陵栢”。陵墓上的柏树。
松陵 [ sōng líng ]
(一)、吴淞江 的古称。为 太湖 支流三江之一,由 吴江县 东流与 黄浦江 汇合,出 吴淞口 入海。唐 陆广微《吴地…
上陵下替 [ shàng líng xià tì ]
上陵下替 同“ 下陵上替 ”。《隋书·炀帝纪上》:“上陵下替,纲维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