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促蹄高 [ wàn cù tí gāo ]
形容马之良者。语本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蹄欲得厚而大,踠欲得细而促。”唐杜甫《高都护骢马行》:“腕促…
银元寶 [ yín yuán bǎo ]
用银铸成的马蹄形银锭,亦称马蹄银,作货币流通。重量成色不一,大锭重约五十两。多由各地银炉铸造。清中叶以后,须经公估局…
马蹄足 [ mǎ tí zú ]
拼音:mǎ tí zú 解释:又称“垂足”、“尖足&…
口蹄疫 [ kǒu tí yì ]
偶蹄类动物(牛、猪、羊等)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病毒,经接触传播。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疱并且溃烂…
羊蹄甲 [ yáng tí jiǎ ]
植物名。苏木科羊蹄甲属,落叶性小乔木。肾形单叶,先端内凹如羊蹄,故称为「羊蹄甲」。叶面暗绿色,脉纹明显,背面微有毛,…
马蹄金 [ mǎ tí jīn ]
(一)、亦作“马蹏金”。铸成马蹄形的黄金。(二)、荔枝的一个品种。
雨鬣霜蹄 [ yǔ liè shuāng tí ]
形容骏马奔驰时马鬃耸起,状如飘雨,四蹄飞翻,色白如霜。
挫秣 [ cuò mò ]
饲马的草料。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駑蹄顾挫秣,逸翮遗稻粱。”
小蹄子 [ xiǎo tí zi ]
(1).对年轻妇女的詈词。《红楼梦》第五七回:“ 贾母 一见了 紫鹃 ,便眼内出火,駡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説了什么…
四下 [ sì xià ]
(一)、指四蹄。(二)、四边低垂;四边低下。(三)、四下里,四处。
平走慢步 [ píng zǒu màn bù ]
马的慢四拍步样,蹄蹋地顺序是右前、左后、左前、右后
跺打 [ duò dǎ ]
用力踩踏。 萧红 《桥·过夜》:“我只看见马的蹄子在石路上面跺打。”
牛筋底 [ niú jīn dǐ ]
一种淡黄色半透明的鞋底,因其颜色与性状似牛蹄筋而得名。
忘筌 [ wàng quán ]
(一)、忘记了捕鱼的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语出《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
鬼目 [ guǐ mù ]
(一)、草名。即鬼目草、鬼目菜。参见“鬼目草”。(二)、草名。凌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紫葳》。(三)…
蹄甲多肽 [ tí jiǎ duō tài ]
本品主要成份为猪蹄甲提取物,是角蛋白部分水解生成的多肽。
踶马 [ dì mǎ ]
一种烈性马。常用后蹄踢人。 宋 刘跂 《宣防宫赋》:“岌乎喘牛,蹶若踶马。”
乱踏 [ luàn tà ]
随意踩踏也。唐、韩翃〈羽林骑〉诗:「红蹄乱蹋春城云,花颔骄嘶上苑风。」
仰手 [ yǎng shǒu ]
手上举也。犹言举手。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埆埆 [ què què ]
地瘠薄貌。 唐 元稹 《田家词》:“牛吒吒,田埆埆,旱块敲牛蹄趵趵。”
裸虫 [ luǒ chóng ]
(一)、指蹄角裸现或无毛羽鳞甲蔽体的动物。(二)、古代亦用以指人。
蹄啮 [ tí niè ]
(一)、亦作“蹄囓”。(二)、引申指劣马。(三)、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
奎蹄 [ kuí tí ]
亦作“ 奎蹏 ”。谓股间和蹄边,比喻狭小的地方。《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
昆駼 [ kūn tú ]
兽名。即騉駼。《文选·张衡<西京赋>》:“陵重巘,猎昆駼。” 薛综 注:“昆駼,如马,跂蹄。”
象蹄花 [ xiàng tí huā ]
花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象蹄花如梔子而叶小,夏开至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