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窟 [ mǎ kū ]
指饮马的积水窟。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铭》:“ 长城 马窟, 广武 兵栏。” 唐 陆龟蒙 《早春雪中作吴…
库木吐喇千佛洞 [ kù mù tǔ lǎ qiān fó dòng ]
又称“库木土拉石窟”。在新疆库车县城西南。开凿于公元3世纪,洞窟内壁画最早属于南北朝。现存七十二窟,窟内塑像全毁,壁…
蛇钻的窟窿蛇知道 [ shé zuàn de kū lóng shé zhī dào ]
见“蛇钻窟洞蛇知道”。
响堂山石窟 [ xiǎng táng shān shí kū ]
位于我国河北省邯郸市境内的闻名石窟。北齐文宣帝时(公元550~559)所建,为研究北齐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分南、北二…
榛巢 [ zhēn cháo ]
以木构筑的窠巢。《淮南子·原道训》:“木处榛巢,水居窟穴。” 高诱 注:“聚木曰榛。”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一…
金穴 [ jīn xué ]
藏金之窟。喻豪富之家。
法窟 [ fǎ kū ]
佛教语。佛涅槃后,弟子 迦叶 于 迦兰陀竹园 大石窟内结集三藏经典,称为“窟内上座部”。见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
圣人窟 [ shèng rén kū ]
即 傅岩 。相传为 商 代 傅说 版筑之处。 傅说 被尊为圣人,因有此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水北…
敦煌艺术 [ dūn huáng yì shù ]
敦煌艺术 -简介 敦煌艺术亦称为敦煌佛教石窟艺术、敦煌石窟艺术。包括壁画、彩塑、建筑、乐舞、书法艺术等,其中最有名的…
蛰藏 [ zhé cáng ]
蛰居,潜藏蛰藏于洞窟之中
佛窟 [ fó kū ]
佛寺的一种。即石窟寺。就山壁开凿而成,窟内雕有佛像及宣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的壁画等。我国著名的佛窟有 敦煌、龙门、云…
狡兔三穴 [ jiǎo tù sān xué ]
狡兔三穴 见“ 狡兔三窟 ”。
鹫窟 [ jiù kū ]
鹫山 石窟,相传 鹫山 未至顶三里,有石窟南向,为 释加牟尼 坐禅之处。 南朝 梁简文帝 《神山碑》:“昔有鷲窟,不…
饮马窟 [ yìn mǎ kū ]
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行》。
鱼窟 [ yú kū ]
指鱼栖身的洞穴。 唐 鱼玄机 《赋得江边柳》:“根老藏鱼窟,枝低繫客舟。” 金 元好问 《寄女严》诗:“鸛崖鱼窟路间…
下窟鸟 [ xià kū niǎo ]
鹗之异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林禽类·鹗》:「释名,下窟鸟。时珍曰:『能入穴取食,故谓之下窟鸟。』。」
炳灵寺石窟 [ bǐng líng sì shí kū ]
中国 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 甘肃省 永靖县 西南35公里的 小积石山 中。炳灵为藏语译音,是“十万佛”之意。现存…
壁画 [ bì huà ]
画在建筑物墙壁或天花板上的画。是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有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宫廷壁画、墓室壁画等多种。可以表现特…
虎窟狼窝 [ hǔ kū láng wō ]
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榆林窟 [ yú lín kū ]
我国著名石窟之一。又名 万佛峡。在 甘肃 安西 西南七十五公里的山谷中。洞窟凿在山谷东西两侧,东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
洞窟 [ dòng kū ]
洞穴。 唐 柳宗元 《复吴子松说》:“风出洞窟,流离百物。”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它为那些在 华尔街 阴暗的…
云冈石窟 [ yún gāng shí kū ]
中国石窟寺。位于山西大同,开凿于北魏。现存主要洞窟53个,佛像5万多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兔穴 [ sān tù xué ]
三窟。喻多种避祸方法。《归潜志》卷二引 金 赵宜禄 《题嵩阳归隐图》诗:“窈窕云山三兔穴,飘飘风树一鳩巢。”参见“ …
日窟 [ rì kū ]
日所居之处。《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东卷长桑日窟,西斡龙筑月阿。” 唐 顾况 《独游青…
兔窟 [ tù kū ]
(一)、兔子的巢穴。亦喻隐居之地。宋 程俱《山中对酒》诗:“何年顾兔窟,桂子落山腹。”元 袁桷《客舍书事》诗之六:“…
【词语拼音】kū shì
【词语解释】(一)、地下室。《左传·襄公三十年》:“郑 伯有 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鐘焉,朝至未已。”杜预 注:“窟室,地室。”《史记·刺客列传》:“光(吴 公子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请 王僚。”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作“窋室”。《晋书·隐逸传·张忠》:“其居依崇巖幽谷,凿地为窟室。”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女子﹞夜过寺门,被刼闭窟室中。”
(二)、春秋 郑 伯有 为窟室,彻夜饮酒欢娱,后借指畅饮欢娱之所。清 赵翼《儿辈既为余暖寿即事志感》诗:“正当欢娱忘夜永,恨不窟室酣连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