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拾 [ shān shí ]
删削捡取。《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吕不韦 者,秦 庄襄王 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
句除 [ jù chú ]
删除;删改。
删翦 [ shān jiǎn ]
亦作“删剪”。犹删除。
删汰 [ shān tài ]
删削淘汰:删汰冗文。
删除 [ shān chú ]
删去:删除多余的文字。
刊落 [ kān luò ]
删掉;删削:刊落浮词。
删改 [ shān gǎi ]
删削并改动:删改原稿。
删节 [ shān jié ]
删去文字中可有可无或比较次要的部分:删节本。文章太长,需要删节一部分内容。
增删 [ zēng shān ]
增补和删削:新版本的文字略有增删。
删掉 [ shān diào ]
删除,去掉这本书的某些章节被删掉了
删裁 [ shān cái ]
删除。
刷剔 [ shuā tī ]
删汰。
删割 [ shān gē ]
删去。
删繁就简 [ shān fán jiù jiǎn ]
删去多余的文字或内容使简明扼要:教材要删繁就简。
删剪 [ shān jiǎn ]
见“删翦”。
删削 [ shān xuē ]
删节削减(文字):小说正式出版时删削了不少内容。
刊删 [ kān shān ]
删改。
芟削 [ shān xuē ]
删除。
节芟 [ jié shān ]
删节。
刊约 [ kān yuē ]
删削。
删薙 [ shān tì ]
删除。
改削 [ gǎi xuē ]
删改。
删撰 [ shān zhuàn ]
删改撰述。
删易 [ shān yì ]
删除更改。
删去 [ shān qù ]
删掉;除去。
【词语拼音】shān shí
【词语解释】删削捡取。《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吕不韦 者,秦 庄襄王 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宋 王安石《得子固书因寄》诗:“旧学待鐫磨,新文得删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