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削淘汰:删汰冗文。
(一)、删除淘汰。
清 江藩 《国朝经师经义目录·诗》:“ 顾震沧 之《毛诗类释》,多凿空之言,非专门之学,亦在删汰之例。”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语言文字出于人为耳,无体不可,但取易简,便於交通者足矣……故以删汰其繁而劣者,同定於一为要义。” 鲁迅 《古籍序跋集·<云谷杂记>序》:“其与《大典》本重出者,亦不删汰,以略见原书次第云。”
删汰,动词,指删削淘汰。
delete
【删的意思】:删 shān(ㄕㄢ) (一)、削除文辞中的某些字句:删除。删改。删减。删定。删节。删夷(亦作“删刈” 详情>
【汰的意思】:汰 tài(ㄊㄞˋ) (一)、淘洗:裁汰。删汰。淘汰(除去没有用的成分)。(二)、骄奢,过分:汰侈( 详情>
• 删汰条目不再编入。
• 皆无发明,故今悉删汰焉。
• 盖删汰编纂之馀,固不免有所阙佚也。
• 被删汰的诗竟有十之六、七,可见标准很严格。
• 他随意地删汰了很多运算步骤,使得计算很不完整.
• 随意地删汰了很多运算步骤,使得计算很不完整。
• 前人立说,其取义无当,或过于破碎支离者,多从删汰。
• 公收辑兵勇,补缮军械,删汰衰疲,约束队伍,民心粗安。